首页> 中文学位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西方音乐伦理的精神意蕴
【6h】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西方音乐伦理的精神意蕴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绪 论

1选题的依据与意义

2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3论文的基本思路、主要内容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浪漫主义时期音乐的伦理观的嬗变

1.1西方音乐观念裂变的动因

1.2伦理与审美的异化

第二章世纪末音乐家作品中的伦理呈现

2.1瓦格纳对世纪末伦理的拯救

2.2马勒音乐中的“世纪末悲观”

2.3理查·施特劳斯的音乐“无道德”

第三章现代性极端发展的新世纪音乐伦理

3.1现代性与现代性的极端

3.2现代主义的伦理观面貌

3.3极端现代性伦理中的艺术观

第四章 20世纪表现主义音乐中的伦理体现

4.1新教伦理的禁欲与表现主义音乐的反装饰

4.2音乐作为苦难意识的有效载体

4.3音乐中等级观念的消除

4.4两性伦理的艺术化表达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学术论文

展开▼

摘要

从伦理的角度对音乐的创作、风格与内容进行审美旨在强调音乐作为一种人文与社会的艺术,对人的精神、情绪和意志乃至整个精神境界产生的强烈的感染力和影响力。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西方文化现象与文化观念产生重大转折的时期,也是西方音乐伦理观念进发、激荡、澎湃进而影响伦理文化发展的重要时期。西方传统伦理观念在19世纪来势汹汹的工业和社会革命的影响下逐渐异化,表现出对传统的反叛甚至颠覆,音乐艺术也在这股异化的伦理观下呈现出新的面貌。“世纪之交”在文化史的研究中被认为是一个充满危机的时代,而在19与20世纪之交的西方音乐伦理危机表现得尤为突出。从19世纪下半叶的作曲家瓦格纳开始,音乐伦理的危机已经开始显现,到深受世纪末思潮影响的马勒、施特劳斯、勋伯格等人的作品,音乐风格已经强烈的受到了世纪末伦理思想的影响,表现出向唯美主义的逃逸,以及向悲观主义的归附。而与之同时,是整个音乐思想在这股世纪末伦理观的作用下表现出强烈的“现代性”特征,这种现代性与世纪末的危机形象联系在一起成为世纪之交艺术活动最有代表性的特点。
   从19世纪下半叶开始,西方社会出现了一场总体性的转型,这一次转型不仅表现在外部的制度安排,也渗入到了人们的心态精神之中。从社会伦理规范中,转型期的价值观念表现为自主独立的个人从群体本位的归属中获得解放,这一伦理观体现在音乐艺术中则展现为艺术价值的嬗变和以变化的审美观为基础的音乐形式的重构。音乐家的创作风格受到非理性转变的伦理观影响,首先在题材内容上表现出这种伦理理想,继而扩展到音乐织体与形式法则构建的颠覆性改革。这一变化的发展一直延续到20世纪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被异化和重构的音乐伦理置换了传统的音乐审美评价标准,动摇了数百年来的西方音乐形式结构格局,进而在社会的现代性发展同时,营造出20世纪全新的音乐风格。
   本文主要由绪言、四个章节、结论等部分组成:绪言是关于课题研究意义与文献研究的综述;第一章论述了发生在世纪之交音乐伦理思想转变之前的西方浪漫主义后期的音乐伦理观;第二章分别对瓦格纳、马勒、理查·施特劳斯等处于世纪末的音乐家作品的内涵意蕴、创作背景的伦理观进行分析;第三章阐述了20世纪初期,呈现“现代性”特征的音乐伦理观面貌,力图论证新世纪伦理思潮与艺术新手法、新观念之间的关系;第四章主要以表现主义音乐为例,分析表现主义音乐风格与创作形式中表现的伦理指向。结论是伦理思想在音乐风格研究中的意义总结,肯定伦理与音乐的相互融合在探索伦理思想发展与音乐风格变迁中的积极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