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其他>中国航海博物馆第七届国际学术研讨会
中国航海博物馆第七届国际学术研讨会

中国航海博物馆第七届国际学术研讨会

  • 召开年:2018
  • 召开地:上海
  • 出版时间: 2018-08

主办单位:中国航海博物馆

会议文集:中国航海博物馆第七届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全选(0
  • 摘要:许多年前,当笔者刚开始研究曾盛行在中国南方海域上的海盗时,读到袁永纶的《靖海氛记》(1830年出版),上面有一段有关当时的海盗头目之一的张保(张保仔、张宝)的记录.袁永伦书中提到,张保信奉一位叫“三婆”的神祗.笔者曾四处询问这位“三婆”的出处及其信仰的流行,但是,包括中国学者,却无人知道.直到2007年,笔者来到澳门教书,在大学所在的氹仔老街上,发现了一座名为“三婆庙”的庙宇,才确实了袁永伦书中,曾为张保所信奉的神祗的存在.笔者开始关注,这一位少为人知、有如幻影般存在的神明.从汕头到中越边界,无数大大小小的沿海村庄和庙宇,笔者竟然发现有许多庙宇中祀奉着“三婆”,那是一位在广东被当地人祀奉的水神.这些庙宇中,也许“三婆”不是主神,但是神坛之上却有“三婆”的一席之地.这篇文章阐述我的研究动机和发现,以解答三个基本问题:一、“三婆”庙的分布及影响?二、“三婆”的来历及其信仰来源?三、是哪些人信仰“三婆”及其与沿海社群的关系。
  • 摘要:德川家康所建立的江户幕府统治时期,施行文教政策,兴起了书道的革新风潮,出现了唐様和和様两种样式的书法风格.篆书作为唐様书法的一部分,从江户时代才开始得到真正意义上的发展.其中唐様书论深受中国书论的影响,自然篆书书论也受到了中国书论的影响.本文就此以江户时代较有名的书家松下乌石以及历史记载很少的城户桓为例,从理论方面,分别对其代表书论《书法群碎》和《书谭》进行分析,将文章内容逐字逐句在中国文献资料中进行查找比对,探究其对中国文献的引用情况,从而通过此来看江户时期对于中国篆书书法理论的接受情况.
  • 摘要:元代海运体制的建立,奠定了两浙地区作为全国性交通、物流中心的地位,并催生了一大批以承运海漕为业并兼营海上贸易的新兴富民阶层——海运船户.在赵孟頫的艺术生涯中,昆山顾氏、长兴费氏等财力雄厚的航海家族给予其莫大支持,扮演了艺术赞助人的角色,使赵孟頫得以在宋元鼎革的大变局中得以维持一定的生活水准,安心艺术创作.而赵孟頫作为“被遇五朝,官登一品”的士林领袖,实际上对于后者的登仕之途也不无裨益.昆山顾氏、长兴费氏等家族成员在南宋时期皆有水军任职经历,而赵氏家族因与历仕高阶军职的常熟印氏家族缔姻之故,与南宋水军中的武官多有交游.不惟如此,赵孟頫与浙西航海家族的交游关系与其早年曾主持财经工作的仕宦经历有关.
  • 摘要:全文共分五个部分,现将各部分主旨报告如下:第一部分“引言”:上个世纪初日本学者内藤湖南(1866-1934)提出的“唐宋变革”论,在学术界虽然反响强烈并讨论甚多,但对于唐宋间涉外制度的变化,学者们却着墨不多.而另一位日本学者西嶋定生在讨论“东亚世界”的“册封体制”时,虽然揭晰唐朝灭亡和东亚世界册封体制崩溃的关联,并指出十世纪以后“东亚海洋贸易圈”的形成.但普通商人为何能成为东亚海洋活动的主体?因为按《唐律》规定,“诸越度缘边关塞者,徒二年.共化外人私相交易,若取与者,一尺徒二年半,三疋加一等,十五疋加役流.[疏]议曰:缘边关塞,以隔华夷.其有越度此关塞者,得徒二年.以马越度,准上条'减人二等',合徒一年.余畜又减二等,杖九十.但以缘边关塞,越罪故重.若从关门私度人畜,各与余关罪同.若共化外蕃人私相交易,谓市买博易,或取蕃人之物及将物与蕃人,计赃一尺徒二年半,三疋加一等,十五疋加役流.”上面律文中的“化外”,是指唐朝国境以外.就是说,凡越度国境与外国人私相交易的活动皆属违犯唐朝法律行为.因此,本国商人出海到外国进行贸易活动,也应属于“共化外人私相交易”的范围.那么,从唐律禁止本国商民出国,到宋朝普遍设置市舶司允许商民出海贸易,这种涉外制度是在什么条件下发生变化的?而根据傅乐成、葛兆光等人的研究,宋人的民族意识开始凸现.在这样的社会氛围下,宋朝又是如何处理外国人来境内侨居与贸易的?本文拟从唐宋时期人出海与外国人进入中国这两个方面,从唐宋涉外制度演变角度,来考察和讨论唐宋时期中国海外交通的历史变化.
  • 摘要:密州港具有明显的转口贸易功能,密州市舶司的设立是北方沿海及腹地经济发展的要求,同时也是南方海外贸易及近海贸易发展到一定程度需要开拓新市场的结果.其设立受到熙丰变法因素和国防经济因素的影响,也与官员范锷主动而又机动的奏请密切相关:即元丰六年时紧扣熙丰变法的指导思想和变法措施,利用河东三路的国防经济需求,同时略带浮夸渲染;元祜三年时回避与熙丰变法有关的信息,同时结合实际,降低要求.
  • 摘要:明代文献中称元明时期有一种海运船名为“遮洋船”,后来明代海运一度以此为名.本文认为遮洋船由船上的遮洋设备得名,从相关记载来看,“遮洋”是舷墙一类防护设备,用竹木制成,有航行防水和战斗防御作用,具有一定的高度和坚固度.福船等南方海船上常有类似设备,它应当是古代楼船一类战船防御设备在明代的体现,从当时人们对此类防御设施的描述中,也可以看到抗倭作战中的实际需求和明代海船发展的历史.
  • 摘要:上海因海而生,因港而兴,航运在上海城市的发展历史上起着关键性作用.地名是地区文化演进的标识,区域环境变化和人类群体活动,往往被该地的地理命名所记录.上海的行政区域类地名、交通运输设施类地名、居民点类地名和单位类地名中不乏航运文化元素,是历史文化研究不可多得的珍贵资料.
  • 摘要:广受瞩目的青龙镇遗址最新发掘成果,被列为“2016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已经出土的大量文物,确证青龙港所在的青龙镇是唐宋时期海上丝绸之路上重要的贸易港口.它也开启了上海港后续发展并在海上丝绸之路担当重要角色的历史篇章.本文拟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着重论述唐宋青龙港与明清上海港之间的联系及其与江南经济社会演进的关系,以期丰富和加深对相关历史问题的认识.
  • 摘要:旧海关史料中的“海江警船示记”“中国沿海及内河航路标识总册”“通商各关沿海沿江建置灯塔灯船灯杆警船浮桩总册”等以航标为记载主体的史料,以及《华北日报》中有关航标的即时记载,是考察近代中国航标极为重要的核心史料.近代中国航标研究中所常用的《中国沿海灯塔志》,其底层数据基本以前述史料为基;作为结合实地考察的史料汇编,该书在涵盖博达的同时不可避免地会对原始数据细节进行过滤,同时其英文版而非中文版,更应受到研究者的重视.就中国航海博物馆入藏的牛庄灯船而言,该船由当时的海关总设计师狄克(D.C.Dick)设计并在上海建造,为18000枝烛力新式钢船,其配置基本代表了当时的最高水准.牛庄灯船的历史,是近代航标发展的一个缩影,也是近代中国融入世界体系并谋求自身发展的见证.
  • 摘要:明初郑和七下西洋空前壮举能得以实现的原因之一就是当时极为发达的造船工业.明太祖朱元璋建国之后便设立了造船专局和造船厂,在如今江苏、山东、福建、浙江等省都设有大小不等的官办船厂,而其中名声最大、最重要的船厂是工部所属的设立最早、规模最大、专造大型船只的龙江船厂,以及因郑和下西洋而应运而生的“宝船厂”.龙江船厂和“宝船厂”地理位置相近,且在永乐时同为制造出使西洋大型船只的主力船厂,那么两船厂到底是何关系,这仍是学界迄今争论的焦点问题.因此为厘清龙江船厂与“宝船厂”的关系,本文从地理位置、“宝船厂”的厂名、《龙江船厂志·官司志》船厂岗位设置以及龙江船厂租佃面积四个方面来考辨梳理龙江船厂与“宝船厂”的关系.
  • 摘要:侨居海外的华人经常透过在当地建立庙宇、会馆、以及义山来维持他们的身份和生活方式的延续性.为了能更深入了解华人移民史,我在日本和东南亚做考察期间参观了很多这些华人社区的标志性建筑,并详细观察墓碑、石碑、牌匾、香炉、以及屋顶梁上的刻字.我对这些碑文末端的日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些日期记录的形式各异:有的使用清代年号、有的使用天干地支、有的使用东南亚本地的纪年习俗如佛历、有的甚至使用西洋历法来标记.本文旨在综合这些学者深刻的见解,并利用他们丰富的墓志集和我在中国、日本、以及东南亚实地考察时收集的资料文本来研究纪年系统在十七至十九世纪,尤其是明清朝代的变革,对东亚海域以及海外华侨的影响。此外,本文更结合了海外华人社区的经历与同时期中国的发展情况。
  • 摘要:清朝末年,清政权为了解决当时所面临的财政拮据,外债累累,币制紊乱,物价腾涨等财政经济问题,曾进行过一次币制改革,这是中国货币史上的一件大事.在此次改革过程中,以张之洞为代表的一些大臣积极响应,在地方采取措施,试图通过纸币发行解决当地财政危机.由于当时印刷技术不成熟,印制出的纸币频频被不法商人仿制,混乱的货币问题更加严重.因此,当时的湖广总督张之洞委托日本政府印刷局印制纸币,再将印制好的纸币引进,引进的纸币流入市面,大受好评.接着袁世凯,岑春煊等地方大臣纷纷效仿,引进日本版纸币.目前,笔者已经具体分析了湖北省、山东省、湖南省、直隶省(旧时称呼)、广东省、广西省等省份引进日本版纸币的过程.本文拟将当时引进日本版纸币的背景作一粗浅的探讨.
  • 摘要:清代浙江木材集散中心,主要是杭州和乍浦.杭州的木材来自皖南、浙西山区,通过新安江—富春江—钱塘江连接;而乍浦、宁波一带的木材市场,则依赖海运,其来源地主要是福建.福州台江两岸作为福建最重要的木材输出枢纽,汇集了闽江上游的巨量木材.从福州到乍浦、宁波,构成了清代闽浙间木材运输的两个终端,吸引了大批贸易商人.这些木商人群,可按照省籍分为福建和浙江两类.
  • 摘要:大黄鱼不仅位于“中国四大海洋经济鱼类”之首,而且自南宋以来一直是中国最大的一种海洋渔业经济.从大黄鱼渔业开发史来看,宋元明时期洋山渔场一直是中国最重要的渔场,清代则由于长江口水文变化,定海之北的衢港取代洋山,成为最重要的渔场.清代在平定台湾之后,海洋渔业政策逐渐开放,允许由“近港”向“外洋”扩展,但独独对中国最重要的两个渔场,采取了督抚渔汛的控制方式.
  • 摘要:针路簿作为理解传统船民生活及认识航行经历的重要民间文本资料,同时还是将沿海岛屿及港澳置于更大海域时空中进行探讨的基础性文献,对其进行系统的收集、整理与研究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与现实意义.本文拟就馆藏惠安《航海指南》油印本所涉潮汕的航海史料略作整理,并考订相关地名,以飨同好.
  • 摘要:帆船航海时代,如何操纵帆船航海,以明代海道针经《顺风相送》描述最为详备:“若行船难者,则海水连接于天,虽有山屿,莫能识认.其正路,全凭周公之法罗经、针簿为准.倘遇风波,或逢礁浅,其可忌之,皆在地罗经中取之.其主掌人观看针路,船行高低,风汛急缓、流水顺急,机变增减.或更数、针位,或山屿远近,水色浅深,的实无差.又以牵星为准,保得宝舟安稳.”保障航海安全,主掌人即火长以航海罗盘(罗经)和航海指南针路簿(针簿)为主要导航工具,但海况多变,还要辅之以观察山形水势(图)和观察星座(牵星),方能达到航行的目的.
  • 摘要:在海上丝绸之路的研究中,中国大陆学者大多关注从南中国海出发到印度洋乃至大西洋的航线.不过令笔者好奇的是,在广阔的东亚海域(此处包括东海和南海)里,中国周边诸多国家和地区是如何沟通的?尤其在东海与南海之间,是一个怎样的交往态势?他们这些航海活动与中国人的航海有着怎样的联系?这些航线与从整个海上丝绸之路构成怎样的关系?在东亚海上交往领域中,中国和日本学界都有一定前期成果.其中比较重要的是,中国学者田汝康等探讨了十七世纪至十九世纪中叶中国航海技术及中国帆船在南洋的活动.①日本学者松浦章对十五世纪以来活动在东海海域的中国帆船进行了初步探索.②不过现在看来仍然存在可观的拓展空间.尤其立足于海上丝绸之路的宏观角度,来考察东海与南海之间较大的跨海航行和交流,以及中国周边国家航海活动来探讨深海与浅海航行的关系,至今犹付阙如.
  • 摘要:对中国倭患问题的研究,以往学者多集中关注明代嘉靖大倭患,但对元代倭寇问题却缺少相应的热情.事实上,至迟在1309年,倭寇就已开始侵扰中国沿海.之后,不但东南沿海惨遭倭患,就连北方的山东、辽东等沿海各地也频受倭扰.学界多认为倭患与海禁紧密相连,然而,元代允许日商来华贸易,较少实行海禁,但倭寇活动依然猖獗.由此可见,倭患与海禁并无必然联系.在探讨倭患原因时,学界多从中、日和朝鲜半岛的政治形势、海洋政策等角度思考,却忽视了更深层次的气候与环境因素.日本频繁出现的干旱、台风、瘟疫、洪水等自然灾害是导致日本国内出现动荡局势的重要诱因,而气候变冷则导致日本粮食减产,引发饥荒,进而导致倭寇流向朝鲜半岛和中国沿海四处掠夺.如果说自然灾害、动荡的政局等是深层因素,那么庆元等地官吏的贪污腐败和勒索无度则是部分倭寇事件的直接导火线.
  • 摘要: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中,海洋文化实际上长期扮演着内在动力角色.在史前时期,人们为获取食物,受浮叶、浮木等启发而发明舟.西方因此催生地中海文明,成为西方文明发展的重要源泉.中国东周之际,管仲以“渔盐之利”使齐国民富国强而率先称霸诸侯,加速了由春秋到战国的快速演进,使中华文明大大超过了以往发展节奏.秦汉之际肇始的“海上丝绸之路”,促进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与互鉴,使中华文明吸收借鉴了众多人类文明成果,日趋走向繁荣昌盛,以致成就唐宋经济文化的空前繁荣.在约2000年左右的历史跨度中,中华文明通过“海上丝绸之路”,向韩国、日本、东南亚等地不断流布与传播,既凸显了海洋文化的内在张力,联通亚洲、欧洲与非洲,通行太平洋、印度洋,也促进了人类文明发展进程.西方则在历经漫长而黑暗的中世纪后,方于滨海之国意大利率先兴起文艺复兴运动,对古希腊海洋文明予以再发现、再认识和再创造,冲破宗教枷锁和束缚,催生“平等、自由、博爱”的资本主义精神,触发了人类文明发展方式的根本变革.尤其是大航海时代以后,“发现新大陆”极大推进了全球化进程,也加速了人类文明的快速变迁与发展.而今,海洋更成为联系世界各国的重要载体和桥梁,海洋文化默默助推着世界各国经济贸易、文化交流和文明进程.纵览古今中外,海洋文化或隐居幕后,或位居前台,但在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始终扮演着内在动力角色.未来,海洋还将成为人类生活的重要空间,使人类文明真正进入蔚蓝色的海洋时代.
  • 摘要:在试行海运中,魏源的改革思想的着眼点不仅是国计,而且极注重民生,他要使改革措施能够减轻民众的负担。他认为海运方式的改进是符合社会和经济发展方向的,实行海运是一个涉及民生和社会全局的大政策。魏源改革思想的另一个着眼点是关注市场经济条件下沙船商人的作用和商人的合法利益。魏源以“便民”,即顺应民心为提倡改革思想的原则,他认为政府的措施只要对民众有益处,“小更革则小效,大更革则大效”。清代的漕粮海运只要“根抵于民依而善乘夫时势”,就能“举一事而百顺从之”。1826年的海运成功就是因为那时已经到了非改不可,改革顺利顺章的时候了。
  • 摘要:根据1898年胶州湾租借条约,德国开始控制山东半岛,并建青岛港.1910年至1911年间,有大量中国轮船驶入青岛港,本文旨在叙述这些轮船驶入青岛港的情况与目的.
  • 摘要:“郡县安南”与“宣慰旧港”是明初永乐时期对外交往的两大重要事件.两者地域同在南海地区,开始设置时间相近,分别从陆上和海上体现了明朝治理南海地区政策的变化.本文通过对“郡县安南”与“宣慰旧港”两个事件的还原,比较明朝在海外设置郡县与宣慰司的治理机制,探讨明成祖朱棣处理南海地区宗藩关系和华夷关系的两种不同模式,同时也为今天的“一带一路”建设提供文明互鉴.
  • 摘要:海道之变迁是随着海内外贸易的对象和航海技术水平变化而变化的.清代南海国际帆船海道历经多次变迁.由于南海岛屿命名时代不同,难免出现同名异处,同处异名等现象,各种书籍记载难免相互抵牾.在对中英文献资料比对和初步考释之后,可以看到清代中外航海者先后在南海开辟的国际帆船海道共有13条.
  • 摘要:1820年代以后大量鸦片走私船和鸦片夏船也在地图指引下驶入珠江口,在这里建立走私基地。另外,外国的武装商船、兵船也使用地图,不断在珠江口内外游弋,甚至强行闯入虎门口,使广州体制面临空前的危机与挑战。英国对珠江口的地图测绘增进了外国人对航线的利用,对广州体制产生了强有力的冲击。有鉴于此,本文基于18至19世纪初的西文地图和航海指南,考察这一时期的地图测绘与珠江口海域海上航线的变迁。
  • 摘要:元代负责广州路附近采珠的国家机构是提举司,多称为广州采珠提举司。该机构并非常设机构,时废时兴,从现有的资料看,前后共经历了四次兴废沿革。学界关于此采珠提举司的兴废沿革,仅见于论述明清时期采珠行为的背景介绍且有所疏漏,以下拟泰定元年张硅的奏议为线索,兼及其他相关资料略作介绍,以求教方家。
  • 摘要:在加工上对技术要求较高的煤炭等燃料被广泛运用之前,可以说相对比较容易利用的木炭一直是人类日常生活和生产中使用较为频繁的燃料.近代以降,与我国“一衣带水”的日本经过明治时期木炭生产技术的改良之后,其木炭的生产量开始增加并对中国出口.1918年其出口量达到156万贯(约5850吨)的最高值,占日本对海外出口量的一半以上.当时作为东亚大港的上海就是中国进口和消费日本木炭的重要窗口.然而,1921年前后,日本开始进口以浙江温州的木炭为首的中国木炭.同时,日本对中国的木炭出口量开始减少,至1922年仅为4.9万贯(约184吨),日本开始由木炭的出口国转变为木炭的进口国.尤其是1923年关东大地震发生之后日本对木炭的需求逐渐增大,中国木炭开始大量出口至日本.而上海就在这一过程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日本主要通过上海从中国进口木炭.
  • 摘要:元朝,位于今南印度的东南一带的马八儿国,其因中转站的地位,促进的双方密切往来.本文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尝试考证尤永贤出使马八儿的确切时间及至元二十二年遣马速忽、阿里赍钞千锭往马八图求奇之事,并就泉州成为南印度人(包括马八儿国人)的在元的重要活动中心进行了探讨.
  • 摘要:本文利用碑刻、族谱、文集、近代报刊等各种史料,结合时代背景,以跨区域视角,对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晚清闽南著名慈善家林瑞岗的生平加以考察,指出其是通过效仿江南模式,在闽南创办综合性善堂,并通过海上丝绸的商业网络,动员侨商群体,改变传统时代闽南慈善机构官绅合办模式,开当地风气之先,其慈善事业具有鲜明的近代化特点.
  • 摘要:泉州在中国航海史上占重要一席之地,自唐以来,尤其是在宋元时期泉州的海上交通到达了鼎盛,迨至明清虽然处于低潮,但是海上运输一直没有停歇,特别是在清代北漕贸易时期,泉商活跃于环渤海地区,在航海过程中泉州的舟师根据长期经验积累,形成了一种在海上航行的航线指南,谓之“针路簿”或是“航海指南”,这种针路簿在民间靠手抄流传,而泉州现存的针路簿数量颇多,其中有记载往山东的针路,本文将对一本1965年惠安刻印的《航海指南》中所记载的山东航线及地名进行简单的论述.
  • 摘要:有关近代以来日本和天津之间的汽船航路,虽然中国水运史丛书之一的《天津港史》和日本交通经济史学家片山邦雄的《近代日本的海运和亚洲》一书都进行了简单的介绍,但是尚缺乏对两地之间的航线具体运营情况的进一步研究.拙稿通过对日本主要汽船会社的社史、海运广告、及新闻报道等史料的整理,在考察和分析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日本和天津航运发展的同时,对两地之间的轮船(汽船)航线的建立和运行进行了梳理.
  • 摘要:上海图书馆徐家汇藏书楼收藏有1921年中国旧海关绘刊“HangChou Bay and Approaches,including the Southern approach to the Yangtze River”(杭州湾及其入口航道图,含长江南水道)残海图一副.从地图学术史角度而言,它是一幅具有向近代技术化、民族化过渡的痕迹明显的航道图,价值特殊.从图幅内容来看,它全面反映出了20世纪20年代舟山北片群岛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面貌.
  • 摘要:至2017年,中国水下考古已经走过了30年的历程,取得了诸多成就和进展.成立于2012年的上海市文物保护研究中心,是专门从事上海市水下文化遗产领域工作的研究机构.中心自2014年正式启动之际,便将上海市水域水下文化遗产的工作列为重中之重,在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宁波基地及其他机构的支持下,与多家科研院所合作,以摸清家底、探明上海市水域内水下文化遗产的分布情况为首要任务,同时在重点水域重点项目实施过程中,积极地探索水下考古科技创新,紧抓水下考古基本问题的研究.
  • 摘要:作为具有代表性的中国展品之一,中国舟船船模与早期国际博览会渊源深厚.根据哈佛大学图书馆未刊旧海关资料的统计,在1873年至1905年晚清海关承办参展的三十多年时间里,至少有来自中国沿海沿地区约510艘次中国舟船船模先后参展了8届国际博览会.这些船模规模大、数量多,类型丰富,地域特色鲜明,在展示中国传统造船技艺的同时,也为西方世界带来了中国社会基于自然经济、手工制作的传统东方文明形态.它们持续、成系列出现在早期国际博览会,并非偶然现象,而是与当时国际博览会的展品主题分类、晚清海关展品征集模式密切相关.这些船模既是中国帆船参与早期国际博览会的重要物证,也为进一步研究流散海外的中国舟船船模带来更多的课题.
  • 摘要:从17世纪中叶起,英国的下午茶文化日趋大众化,并且随著咖啡厅这一类型的商店开始在英国消费市场的普及,茶叶作为一种新的饮食文化迅速在英国全国流行起来,成为英国人的日常饮品之一.英国国内市场对茶叶需求的激增,使得从中国进口茶叶的贸易活动规模迅速扩大,至此茶叶成为了中英贸易中的一项大宗商品.19世纪中期,植物学家Robert Fortune两次来到中国从事植物研究和探集的工作,潜入到被英国人称为“北部”的东南沿海的乡村,未开放的苏州府、杭州府,以及徽州的松萝山和福建的武夷山区等当时严禁外国人前往的“内陆地区”,将大量中国特有的植物样本和种子寄送回英国,并且在沿途针对茶叶展开了一系列的调查.1848年Fortune第二次前往中国调查茶叶时,在徽州的茶叶产区进行了现场考察,详细记录并揭露了茶叶加工时的茶叶染色问题.本文将以Fortune的这份调查记录为契机,通过结合同一时期英国的相关文献记载,分析探讨19世纪中期英国市场上的“高仿绿茶”染色问题.
  • 摘要:从2014年6月至2015年5月,南京下关国际航运中心项目正在进行基坑施工,根据规划将建四幢高98米的办公楼,基础开挖深度在10米左右,在基坑施工期间相继出土大量船用构件、造船工具、造船工匠日用品、兵器等,千余件古代航海文物流散民间,引起文物部门的重视,对照历史文献,这一地区正是古龙江船厂遗址范围之内,明嘉靖李昭祥撰写《龙江船厂志》详细介绍了厂址范围.此次大量文物出土,改变了“有志无址”的尴尬局面,为此南京的扬子晚报、金陵晚报、现代快报等于5月7日头版头条报导这一重大新闻.数十件四爪铁锚的出土,填补了宝船厂遗址考古发掘的空白.今就我国古代海船碇泊工具浅谈一点认识.
  • 摘要:某种程度上,现有的南海权力争端的来源是一种“由北看南”的政治学产物,中国以北京为政治地缘主轴,将东南沿海的海域视为一种权力的边缘和守备疆域,同时将台湾的政治离心力,越南对中国南海海域的蚕食,菲律宾对其所主张的“西菲律宾海”等政治和军事纷争统一视为一种对陆地型权力中国的挑战.本文试图从一种新的“海缘视角”(oceanic politics)来重新审视中国周边海洋和海岛型国家与中国的关系,并尝试使用一些田野材料来说明一种新型海洋格局观念。
  • 摘要: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关于古代台湾和大陆紧密交往的历史,已有研究.前人研究中国古代航海史,往往关注佛教典籍而忽视道教典籍.其实上古燕齐方士就是中国航海的开拓者,古代道书中有很多珍贵的航海史料.六朝道书中不仅记载了台湾和澎湖等岛,还记载了台湾海峡的潮汐,记载了台湾相对于江南的针位,这是中国最早的针位记载.
  • 摘要:国内学术界普遍认为,中国风帆出现的年代,要比古埃及(埃及史前涅伽达时期,3100BC)晚约1500年甚至于更多.近期西方有关学者的研究表明迄今世界上最早的风帆出现的时间可上溯至5500-5000BC(美索不达米亚史前欧贝德时期);国内方面,2002年杭州萧山跨湖桥遗址出土了距今8000年-7000年的与舟船文化相关的一系列文物,笔者于2015年6月发现了跨湖桥遗址T0512⑤A:10陶器纹饰拓片图案中的舟船风帆内容,研究表明该拓片图案是跨湖桥先民开始使用风帆的直接证据.同时,笔者对跨湖桥遗址出土的编织物之编织技术进行了调研,结合对中国使用席帆等植物编织物风帆的相关历史及当下遗存的研究后发现:与跨湖桥出土编织物在原料、编织技术、形制方面高度相似、甚至相同的席帆,在中国沿海地区仍有遗存使用,通过比对发现:跨湖桥遗址出土编织物若延展编织达一定面积可作为风帆使用.因此,跨湖桥遗址出土编织物是跨湖桥先民开始使用风帆的又一直接证据和实物证据,结合跨湖桥遗址出土的其他关联证据,以及中国历史文献中对“帆”的文字记载等相关研究,可以得出“中国风帆出现的年代可上溯至距今8000年-7000年(6050-5050BC)的跨湖桥文化时期,跨湖桥文化先民是迄今已知世界上最早在舟船上使用风帆的人类”之结论.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