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湖南木偶造型艺术研究
【6h】

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湖南木偶造型艺术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1.绪论

1.1 课题解说

1.2 研究对象概念界定

1.2.1 非物质文化遗产

1.2.2 木偶定义阐述

1.3 研究背景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1.5 研究方法和途径

2.湖南木偶概述

2.1 木偶史略

2.2 湖南木偶由来

2.3 湖南木偶种类

2.3.1 湖南杖头木偶

2.3.2 湖南布袋木偶

2.3 湖南木偶与湖湘文化

2.3.1 湖南木偶的民俗文化

2.3.2 湖南木偶的祭祀文化

3.木偶的制作工艺与传承

3.1 湖南木偶制作工艺

3.1.1 传统杖头木偶制作工艺流程

3.1.2 现代杖头木偶制作工艺流程

3.1.3 布袋木偶制作工艺流程

3.2 木偶戏表演

3.2.1 木偶戏舞台

3.2.2 木偶戏班子构成

3.2.3 木偶唱腔配乐

4.湖南木偶造型艺术特征

4.1 木偶头像及脸谱

4.2 木偶身躯

4.3 木偶戏袍

4.4 木偶盔帽

4.5 木偶其他道具

5.湖南民间木偶艺术现状反思

5.1 民间木偶艺术的传承的局限性

5.2 湖南民间木偶的可持续发展论

5.3 湖南木偶艺术与玩具业发展策略建议

5.3.1 新造型的设计

5.3.2 新材料的使用

5.3.3 新概念玩具

5.4 湖南木偶艺术与动画业发展策略建议

5.5 湖南木偶艺术与民族旅游产品业发展策略建议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邵东木偶图表

附录2 图片来源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前关于湖南木偶艺术的专门著述所见甚少,而有关于湖南木偶的文论也基本上仅仅是对戏剧题材、技艺唱腔等方面的描述,而对木偶造型及工艺研究并未形成深入系统的完整论著。湖南木偶戏中木偶艺术独自特色,类型主要为杖头木偶与布袋木偶,其中杖头木偶分为“外签”杖头木偶和“内签”杖头木偶,现代木偶与民间木偶的造型和工艺亦形成了“雅”与“俗”对望。
   笔者于2010年5月到11月之间深入民间艺人家中做访问,主要到访地点是湖南邵阳、邵东和湖南皮影木偶剧团,得到了生动、详尽的第一手资料,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视角下对湖南木偶的源流沿革、木偶文化以及现状进行分析,提炼出湖南木偶戏木偶头像、脸谱、身躯服饰、盔帽等造型艺术与工艺传承特征,为保护我国非物质遗产、提高创新木偶设计水平、寻找木偶戏在当今社会的生存方法等。
   本文分三个大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对湖南木偶与木偶戏相关进行概述;第二部分是把采集的湖南木偶戏资料进行有理论体系的整理和归纳,如湖南木偶造型艺术特征、祭祀文化、表演、现状与发展等;第三部分是根据第二部分的内容进行提炼联系实际情况,如在保护的基础上创新,提出湖南木偶艺术的生存策略建议等,总结出湖南木偶艺术和现代艺术的关联与差异,从而找出木偶需要传承和发扬的特性,并提出解决其弱势的计划和方法。对木偶造型艺术进行传承和创新,通过对木偶和现代设计方法的结合,实现对民间木偶的继承和发扬。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