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开放经济条件下国内证券市场间的传染机制与传染效应研究
【6h】

开放经济条件下国内证券市场间的传染机制与传染效应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表目录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1.2.1 金融互动与金融传染

1.2.2 金融传染机制评述

1.3 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

1.4 本文的创新点与不足

2 金融传染的特征与相关理论假说

2.1 金融传染的特征

2.2 金融传染根源的理论假说

2.2.1 马克思主义学说

2.2.2 全球化说

2.2.3 金融市场内在不稳定性说

2.2.4 微观基础说

3 金融传染的具体机制研究

3.1 金融传染机制概述

3.2 宏观传染的具体机制研究

3.2.1 贸易传染机制

3.2.2 资本突停传染机制

3.2.3 货币(美元)贬值传染机制

3.3 微观传染的具体机制研究

3.3.1 流动性传染机制

3.3.2 “多米诺骨牌”传染机制

3.3.3 预期传染机制

3.3.4 资产负债表传染机制

3.3.5 季风效应传染机制

3.4 金融开放条件下国内外金融传染机制的新特征分析

3.4.1 对外投资传染机制

3.4.2 “汇率波动”传染机制

3.4.3 “热钱”流动传染机制

4 证券市场间传染效应的实证分析

4.1 基于信息溢出角度的传染效应实证分析

4.1.1 金融传染与信息溢出的关系

4.1.2 检验信息溢出的Hong方法

4.1.3 实证分析

4.2 基于Granger因果检验的传染效应实证分析

4.2.1 单位根检验

4.2.2 协整检验

4.2.3 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4.2.4 实证分析

4.3 结论

5 关于中国应对证券市场间传染效应的政策建议

5.1 金融传染对我国的影响分析

5.2 关于我国应对金融传染的政策建议

5.2.1 逐步开放资本市场

5.2.2 加大金融监管力度

5.2.3 优化经济结构

5.2.4 积极推进国际金融新体系的构建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在经济全球化和金融一体化的背景下,金融危机爆发的频率越来越高,对世界经济造成的影响也越来越大。金融衍生工具的不断创新,金融市场间的高度相关性都造成了金融危机在不同金融市场间的传染。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范围内先后共发生了近十次金融危机,不管是1992年发生的欧洲汇率危机、1997年发生的亚洲金融危机还是2006年发生的美国次贷危机等,都有相同的特征:即这些金融危机都具有强烈的传染性,特别是美国的次贷危机尤为明显。加入WTO之后,由于政策的客观要求,我国正不断提高对外开放的程度和规模,人民币已实现部分可自由兑换,资本项目也在逐渐开放,这一方面有利于我国融入世界金融体系,但同时也为次贷危机的传染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在这种情况下,以次贷危机为例对金融市场间危机的传染进行探讨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有效的政策建议对于我国应对金融危机的传染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文主要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分析和阐述了金融危机的传染,进而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应对金融危机的政策建议。具体而言,本文首先对互动和传染这一对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进行了简要叙述,互动是传染的基础,传染是互动的具体表现形式。然后对国内外目前的研究现状作了一个简要的总结,主要归纳了金融危机的传染机制,以及对不同的传染机制进行了比较。文章以美国次贷危机为例,利用单位根检验、格兰杰检验、协整检验、Hong方法等计量方法对美国次贷危机对中国的传染效应进行了分析,论证了危机传染的存在性。根据理论和实证分析,本文提出了一系列应对金融危机传染的政策建议。主要包括优化经济结构、加强国际经济合作和监管、有步骤地开放资本市场等等,以此促进我国金融市场的安全与稳定。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