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世纪之交中国长篇小说中的爱国英雄的审视
【6h】

世纪之交中国长篇小说中的爱国英雄的审视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绪论

一、研究目的及现状

二、论题缘起及意义

第一章 爱国英雄的类型分析

第一节 改革领域的英雄

第二节 驰骋沙场的英雄

第二章 爱国英雄的叙事策略

第一节 叙事手段

第二节 叙事立场

第三章 爱国英雄的价值诉求

第一节 时代语境下的新英雄观

第二节 彰显爱国的文学传统

第三节 弘扬正气的社会需求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声明

展开▼

摘要

本文是对世纪之交中国长篇小说中有关爱国和英雄主题表达现象的一种尝试性研究,旨在通过对长篇小说创作现象的宏观把握,和对英雄人物的形象分析,以及探求长篇小说的叙事策略和价值诉求等方面,来探究以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当前文学创作的影响。
   英雄和爱国主题在中国文学史上源远流长,是文学创作中不可或缺的主题。经历了时间的洗礼,英雄主义和爱国主义的内涵变得更加丰富,对当前文学创作更是有着深远的影响。每一个时代都有自己的英雄,当代文学塑造了不少的英雄形象,世纪之交的长篇小说是其主要阵地。爱国主义,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之一,更成为了中国当代长篇小说创作的“时代交响曲”。
   本文主要从三方面入手研究世纪之交长篇小说的创作面貌及其所塑造的爱国英雄形象。首先作为小说的核心,小说刻画的英雄人物,是我们研究的重点,也是本文的第一部分。本文主要采取作品和英雄的类型分析,在宏观把握当代长篇小说的创作情况基础上,挑选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和英雄人物进行解读,以探求不同类型的爱国英雄形象的意义。纵观当代长篇小说,我们可以将爱国英雄分为改革领域的英雄,具体又可分为锐意改革的英雄和勇于反腐的英雄;驰骋沙场的英雄,具体又可分为战争年代的爱国英雄和和平时期的爱国英雄等。
   其次,研究小说的叙事策略,是正确把握小说人物性格特征和作者意图的必要手段,所以本文的第二部分着重从小说叙事手段和叙事立场来研究小说的叙事策略。叙事手段是就英雄形象的塑造方式而言,又可以简单分为遵循史实的书写和另类的改写。在当代长篇小说中,许多作品是采用的宏大叙事,即在一个比较大的历史背景下进行叙事,所以作者基本上采用遵循史实的书写,只在某些小的方面进行小说的虚构写作。而在小说作品中更多的是另类的改写,即在人们熟知的人物或事件的基础上,采用不同寻常的创作手法和叙事手法,讲述英雄另类的传奇生活。叙事立场则是就作者的审美而言,也可以说是对英雄的一种界定或者作者的英雄观,可以简单分为神化和世俗化。神化,不同于十七年文学中一味的将英雄人物拔高,而是注重表现爱国英雄那些异于常人的精神品质,他们往往足智多谋却貌不惊人,往往能作出一些惊人的举动,给人以震撼。世俗化,则主要是就英雄的出身和社会地位而言,英雄出身草莽,英雄来自民间底层,英雄不再高高在上,而是普通大众中的一员。
   最后,对于世纪之交长篇小说中爱国英雄的存在价值,可从时代语境下的新英雄观、彰显爱国的文学传统和弘扬正气的社会需求等方面入手进行探究,此为本文第三部分。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英雄,对于英雄的呼唤和定义,时代总是在积极的回应。彰显爱国主义精神,既是中国传统文学的要求,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爱国精神被赋予时代意义之后,更加成为了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弘扬社会正气,在文学作品中塑造正义形象,既是文学作品的内在要求,同样也是时代的要求。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