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大学生公正敏感性的个体差异及其与道德判断的关系
【6h】

大学生公正敏感性的个体差异及其与道德判断的关系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1 绪论

1.1 文献综述

1.2 问题的提出

2 研究一

2.1 研究目的

2.2 研究方法

2.3 结果及分析

3 研究二

3.1 研究目的

3.2 研究方法

3.3 结果及分析

3.4 讨论

4 研究三

4.1 研究目的

4.2 研究方法

4.3 结果及分析

4.4 讨论

5 总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声明

展开▼

摘要

目的:本研究在回顾公正敏感性和道德判断的相关理论和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综合运用文献综述法、问卷访谈法、统计分析法等研究方法,试图探讨大学生公正敏感性的个体差异以及公正敏感性与道德判断的关系,并据此提出了一系列假设。
  方法:
  研究1:通过检验Schmitt等(2010)编制的公正敏感性量表的信效度,探讨其是否适用于中国大学生
  研究2:通过探讨大学生的人口学变量、大五人格特质变量与公正敏感性的关系,揭示大学生公正敏感性的个体差异
  研究3:通过一个实验探索在不同公正情境下,高低公正敏感性大学生的道德判断差异,揭示大学生公正敏感性与道德判断的关系。
  结果:
  一、不同性别、年级、生源地、专业类型、家庭收入的大学生,公正敏感性有显著差异。
  二、公正敏感性与人格呈显著相关,高公正敏感性的学生比低公正敏感性的学生具有更明显的宜人性、责任心和开放性等人格特征,低公正敏感性的学生比高公正敏感性的学生具有更强的情绪稳定性等人格特征。
  三、不同公正情境以及不同公正敏感性水平的个体其道德判断都存在显著差异。
  四、先前接受过不公正情境刺激的大学生比未接受过不公正情境刺激的大学生对道德两难故事中司机的行为评定为更不道德。高公正敏感性大学生比低公正敏感性大学生对司机的道德评判更为严苛。
  七、观看不公正视频后的男生比女生更倾向于做出不道德评价,观看不公正视频后的男生比观看中性视频后的男生对司机行为的评判为更不道德。
  结论:
  一、公正敏感性量表信效度良好,适合中国大学生使用。
  二、大学生的公正敏感性处于相对较高的水平。
  三、大学生公正敏感性存在显著的个体差异。
  四、公正敏感性与人格有关系。
  五、不公正情境、公正敏感性以及不公正情境与性别均存在交互作用,共同影响道德判断。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