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胡廷江声乐钢琴伴奏创作与演奏研究
【6h】

胡廷江声乐钢琴伴奏创作与演奏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引言

第一章 胡廷江声乐钢琴伴奏写作技巧

1.1 和声写作民族化与色彩化

1.1.1 和声写作民族化

1.1.2 和声色彩化

1.2 音型写作情景化与戏剧化

1.2.1 音型情景化

1.2.2 音型写作戏剧化——“紧拉慢唱”的运用

1.3.前奏写作派生化

1.4 间奏写作多样化

第二章 胡廷江声乐钢琴伴奏写作特色

2.1 音乐织体设计交响化

2.2 音乐语言运用“流行味”

2.3 音乐内涵诠释个性化

第三章 胡廷江声乐钢琴伴奏演奏的要点

3.1.音色的控制

3.2.踏板的控制

3.3 力度的控制

3.4 演唱者与钢琴伴奏的互动

第四章 胡廷江钢琴伴奏创作技巧与演奏技法的运用案例

4.1 戏曲伴奏编配代表作品——《洗菜心》

4.1.1 《洗菜心》创作背景介绍

4.1.2 《洗菜心》钢琴伴奏分析

4.1.3 《洗菜心》钢琴伴奏演奏分析

4.2 民歌改编曲伴奏编配代表作品——《玛依拉变奏曲》

4.2.1 《玛依拉变奏曲》创作背景介绍

4.2.2 《玛依拉变奏曲》钢琴伴奏分析

4.2.3 《玛依拉变奏曲》钢琴伴奏演奏分析

4.3 创作曲目伴奏编配代表作品——《春天的芭蕾》

4.3.1 《春天的芭蕾》创作背景介绍

4.3.2 《春天的芭蕾》钢琴伴奏分析

4.3.3 《春天的芭蕾》钢琴伴奏演奏分析

4.4 个性化钢琴伴奏编配代表作品——《断桥遗梦》

4.4.1 《断桥遗梦》创作背景分析

4.4.2 《断桥遗梦》钢琴伴奏分析

4.4.3 《断桥遗梦》钢琴伴奏演奏分析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钢琴伴奏是指用钢琴为器乐或声乐伴奏,在音乐专业领域又称钢琴伴奏为“艺术指导”,这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了钢琴伴奏在音乐艺术作品中的分量和地位。钢琴伴奏不仅仅是钢琴独奏这门学科里的一个重要分支,也是艺术歌曲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钢琴伴奏与歌唱旋律二者紧密配合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统一的艺术作品。早些年,国外很多艺术院校都设有钢琴伴奏专业和钢琴伴奏课程,近些年来我国音乐界也开始越来越重视“钢琴伴奏”这一门艺术,钢琴伴奏近些年来也是更加频繁地活跃于国内外各大声乐大赛上,让更多艺术家和广大群众认识到,钢琴伴奏不会仅仅是艺术歌曲的附属,而是声乐艺术歌曲的灵魂。作为一门刚刚兴起的热门学科,钢琴伴奏的创作和演奏技术有着非常复杂的技术含量,所涉及的研究领域十分广泛,是一门多元化的综合性学科,一片更加广阔的天地正急待我们去认识、掌握、探索、研究和创新。
  胡廷江老师是当今作曲界新崛起的作曲新生力量,现任中国音乐学院钢琴系教师、声歌系钢琴伴奏老师,他不仅仅是一位优秀的作曲家,还是一位曾两度获得全国音乐金钟奖“钢琴伴奏奖”的优秀声乐艺术指导,在这个新崛起的声乐艺术指导领域上,胡廷江老师贯彻创新意识,将现代新式的作曲技法与中国的民歌的民族特色相结合起来,为我国的民族声乐歌曲的创作开辟了一条新的发展道路,更是大胆地将一些流行音乐的元素引入到伴奏的创作中来,完美的与民歌融合到一起,增强了民歌的时尚性,这不仅仅对作曲家们的创作是一项全新的挑战,对钢琴伴奏和演唱者来说更是一次全新音乐风格的演绎尝试。
  胡廷江老师在声乐钢琴伴奏编配领域的主要成就是参与主编了《金铁霖声乐教学曲集》,为其中的四十多首歌曲编配了伴奏,其中有他亲自参与作曲的作品,也有从未编写过钢琴伴奏的作品,还有许多已经有编配过钢琴伴奏的作品,对于不同类型的声乐作品,胡廷江老师用细腻的思维方式与新颖的创作手法深入研究他们的创作背景及音乐内涵,精心的为为这些歌曲的钢琴伴奏创作进行构思,在创作手法上继承传统作曲技法的精髓,站在时代的角度上标新立异,使他编写的钢琴伴奏无论在和声、织体、音乐内涵及演奏技巧方面都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本文以胡廷江所编配的钢琴伴奏为研究对象,从和声、音型、前奏、间奏四个方面分析钢琴声乐伴奏的基本创作技巧,对他的作品进行广泛的分析研究,探索出其伴奏创作的特色,并且结合自身在舞台实践中对其作品的演奏经验,对其钢琴声乐伴奏的创作特色和演奏技法进行研究总结。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