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物质结构与性质》中原子结构学习条件研究
【6h】

《物质结构与性质》中原子结构学习条件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目的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背景

1.2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 国内外对于原子结构学习条件的相关研究现状

1.4 研究理论基础

2 课题研究的规划与设计

2.1 课题研究的设计

2.1.1 课题研究的目标

2.1.2 课题研究的构成

2.2 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2.3 “原子结构”概念体系界定

2.3.1 人民教育出版社“原子结构与性质”内容的选择与呈现分析

2.3.2 《课标》与大纲对“原子结构”概念体系知识的要求比较

2.3.3 调查问卷的内容构成和依据

3 原子结构学习条件的实践研究

3.1 高一学生有关原子结构知识的掌握情况调查

3.1.1 高一阶段学生对原子结构知识应有的认识分析

3.1.2 高一阶段学生原子结构知识掌握情况调查问卷设计

3.1.3 高一阶段学生原子结构知识掌握情况调查结果及分析

3.1.4 结论

3.2 高二阶段原子结构知识学习的研究

3.2.1 高二阶段原子结构知识分析

3.2.2 物质结构知识有效学习条件

3.2.3 高二阶段原子结构教学实践研究

3.3 研究结论及教学建议

3.3.1 研究结论

3.3.2 教学建议

4 课题研究反思及展望

4.1 对该课题的反思

4.2 对该课题的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原子结构是化学学科最基础的理论知识,它的特点是抽象、理论性强,学生学习难度大。本课题研究化学选修三《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中“原子结构”学习条件,了解原子结构学习原理。课题研究对有关原子结构知识的教学具有很好的理论意义和实用意义。
  本课题主要采用调查问卷及学生访谈的方法,以加涅学习条件理论为指导,探讨了高一、高二学生对原子结构的认识,分析了高二学生在该章节学习中产生的各种相异构想,并重点探讨了导致学生产生这些相异构想的原因。研究结果表明,学生在原子结构学习中产生较多的相异构想,其中最主要的有:学生把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方式错认为是绕核做圆周运动,习惯以经典力学中的坐标和动量来描述运动状态,常常无法理解电子运动的随机性;把排布在同一能级里能量相同的两个电子错认为是两个运动状态完全相同的电子;等等。论文利用学习理论对学生学习原子结构知识进行分析,了解了原子结构学习的内部条件和外部条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教学过程,进行了教学实践研究。
  研究发现,原子结构教学要达到高效,教学中须满足以下条件:1)问题的呈现一定要清楚明白,让学生明白问题的产生,使学生产生正确的学习动机;2)注意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让学生明晰原子的内部构造,奠定“原子结构”知识学习的基础;3)教学要遵循一定的规律,一个阶段、一个阶段完成,不要吃“夹生饭”;4)理论讲解要清楚,将理论讲清以后带领学生讨论,并即时对学生进行训练。5)尽可能运用直观手段描述知识和激发学习兴趣,如图表、框图、视频、动手实验及其他视觉手段,充分发挥化学学科魅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感知和掌握。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