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后危机时代大学生就业趋向调查研究——以湖南部分高校为例
【6h】

后危机时代大学生就业趋向调查研究——以湖南部分高校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图目录

表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意义及问题提出

一、研究意义

二、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研究综述

一、国外对大学生就业的相关研究

二、国内对大学生就业的相关研究

三、对后危机时代大学生就业的研究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概念界定

一、研究内容

二、几个核心概念的界定

第四节 研究思路、方法和拟创新点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拟创新点

第二章 研究设计与实施

第一节 研究方案的设计

一、研究方式

二、问卷结构

三、调查问卷的网络链接

四、调查问卷所发放高校

第二节 研究实施

一、研究假设

二、技术路线

三、实施步骤

第三章 后危机时代大学生就业期望研究

第一节 期望理论与大学生就业期望的特点

一、期望理论

二、工资理论

三、大学生就业期望的特征

第二节 金融危机对大学生就业期望的影响

一、就业更趋务实

二、薪酬预期降低

三、就业选择灵活

第三节 后危机时代大学生就业期望的新趋向

一、对调查问卷基本情况的描述统计

二、对金融危机和就业形势的认识

三、大学生就业期望的新趋向

第四章 后危机时代大学生职业意向研究

第一节 职业意向与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

一、职业意向

二、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

第二节 大学生职业选择的影响因素及特点

一、择业与大学生择业观

二、大学生职业选择的影响因素

三、大学生职业选择的特点

第三节 后危机时代我国大学生职业选择的新趋向

一、就业和职业规划意识增强

二、出国和创业意愿降低

三、就业部门多集中国家事、企业单位

四、职业类型多偏向管理、技术型工作

第五章 后危机时代大学生就业区域选择研究

第一节 发展极理论与大学生就业区域划分

一、发展极理论

二、经济区划与大学生就业区划

第二节 大学生就业区域选择的影响因素

一、人口迁移推拉理论

二、经济因素

三、社会因素

四、个人因素

第三节 后危机时代我国大学生就业区域选择的新趋向

一、二线城市成为就业主力

二、选择到西部地区就业的比例走高

三、家庭因素对就业区域选择的影响变大

四、兼顾区域经济发展的意识增强

第六章 政策建议及制度安排

第一节 政府:制定就业政策,加强宏观指导

一、加快结构调整,发展有利于就业的产业

二、加大扶持力度,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

三、建设信息网络,实现供需方信息共享

四、完善就业机制,保障大学生合理流动

第二节 企业:理顺就业通道,搭建就业平台

一、更新用人观念,树立科学用人观

二、强化社会责任,以培养人才为己任

三、加强校企合作,缩短就业适应期

第三节 高校:改革教学模式,完善育人体系

一、适应市场需求,培育社会所需人才

二、调整专业结构,深化教育改革

三、完善教学规划,加强职业引导

第四节 学生:改变就业观念,提升就业能力

一、调整就业观念,降低就业预期

二、夯实专业知识,提升个人素质

三、掌握就业技巧,提高就业能力

四、做好职业生涯规划,设定职业目标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大学毕业生就业调查问卷

附录二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情况

后记

声明

展开▼

摘要

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已经成为我国政府乃至社会关注的焦点话题。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步入大众化行列,同时也出现了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对全球经济形成了重大的冲击,使得大学生就业难题愈加凸显。随着金融危机的逐渐缓和,经济发展会进入一个相对平稳时期,即后危机时代。在后危机时代,世界经济开始缓慢复苏,但对就业市场的影响犹存,正在进入另一个重要的转变时期。遭受金融危机的“蹂躏”,中国经济也深受影响,一方面是经济高速增长的回落,另一方面是危机后经济的逐步回暖,步入后危机时代。毫无疑问,中国经济的“动荡”会对就业产生重要的影响。
  本文基于中国经济处于后危机时代的客观现实,以大学毕业生为研究对象,分别从大学生就业预期、职业意向、就业区域选择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反映或折射出大学生就业或择业中的种种问题。为了反映危机前后中国大学生就业的新特征或新趋向,本文以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为节点,将我国大学生就业状况分为两个阶段:2002-2008年为第一阶段,即危机前阶段;2009年-迄今为第二阶段,即后危机时代。通过数据收集,分别对两个不同阶段大学生就业状况进行描述和比较。
  应用问卷调查法,并结合访谈,本文对我国大学毕业生在就业预期、职业意向和就业区域三个方面的新趋向进行考察。得出如下调查结果:一、就业期望方面:薪酬预期更趋理性、择业更加注重发展空间、就业更加重视能力提升;二、职业意向方面:就业和职业规划意识增强、出国和创业意愿降低、就业部门多集中国家事、企业单位、职业类型多偏向管理、技术型工作;三、就业区域方面:二线城市成为就业主力、选择到西部地区就业的比例走高、家庭因素对就业区域选择的影响变大、兼顾区域经济发展的意识增强。
  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企业、高校和大学生自身等多方面共同努力,才能取得良好效果。根据后危机时代大学生表现出来的新趋向,本文立足应对危机、促进就业的原则,从宏观到微观,提出了多维度、立体式政策建议:一、政府:制定就业政策,加强宏观指导。加快结构调整、发展有利于就业的产业;加大扶持力度、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建设信息网络、实现供需方信息共享;完善就业机制、保障大学生合理流动。二、企业:理顺就业通道,搭建就业平台。更新用人观念、树立科学用人观;强化社会责任、以培养人才为己任;加强校企合作、缩短就业适应期。三、高校:改革教学模式,完善育人体系。适应市场需求、培育社会所需人才;调整专业结构、深化教育改革;完善教学规划、加强职业引导。四、学生:改变就业观念,提升就业能力。调整就业观念、降低就业预期;夯实专业知识、提升个人素质;掌握就业技巧、提高就业能力;做好职业生涯规划、设定职业目标。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