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自由”与“规范”——对幼儿日常交往与教学交往的现象学分析
【6h】

“自由”与“规范”——对幼儿日常交往与教学交往的现象学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

一、对“交往”重要性的认识

二、对幼儿教育生活中交往现象的好奇

第二节 研究现状

一、有关日常交往的研究

二、有关教学交往的研究

三、交往与生活世界

四、对已有研究的述评

第三节 概念界定

一、交往

二、日常交往

三、教学交往

第四节 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第五节 研究方法

一、研究方法选择

二、研究过程简述

第二章 自由:幼儿日常交往的表征

第一节 师幼日常交往

一、师幼日常交往是一种非正式的交往

二、师幼日常交往是一种较松散的交往

三、师幼日常交往多是“一对一”的交往

第二节 同伴日常交往

一、同伴日常交往经常是循环往复的

二、同伴日常交往更多的是即兴而为

三、同伴日常交往经常是富于变化的

四、同伴日常交往常常是内外有别的

第三章 规范:幼儿教学交往的特质

第一节 师幼教学交往

一、师幼教学交往是一种较正式的交往

二、师幼教学交往是围绕“事务”进行的交往

三、师幼教学交往有更多的规范要求

第二节 同伴教学交往

一、规定的交往内容

二、指定的交往对象

三、限定的交往时间

第四章 日常交往与教学交往的联系

第一节 师幼交往与同伴交往的本质

一、师幼交往的本质

二、同伴交往的本质

第二节 日常交往与教学交往之间的转换

一、师幼日常交往向教学交往的转换

二、同伴教学交往向日常交往的转换

第五章 “自由”与“规范’’的“对话”——对幼儿交往意义的追寻

第一节 “自由”中的“规范”

一、在自由的交往中体验“规范”

二、“规范”:自由交往的“通行证”

第二节 “规范”中的“自由”

一、轻松教学,让幼儿体验“自由”

二、适时移交话语权,让教学自由生成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声明

展开▼

摘要

幼儿来到幼儿园,便进入到了一个穿插着“自由”与“规范”的生活世界之中,在与教师、与同伴的交往中得以生存和发展,获得知识和快乐。为了探究幼儿在不同情境下的交往特点、本质及其联系,从而更好地理解幼儿生活世界,在此基础上适时发挥教育功能,本研究以一种关注儿童在幼儿园的教育生活的视角,采用质的研究方法,对幼儿园生活中的师幼日常交往、师幼教学交往、同伴日常交往和同伴教学交往加以观察和描绘,并采用现象学方法对其进行解释、说明,在此基础上反思幼儿交往的意义。研究表明,师幼日常交往是一种非正式的、较松散的、且多是“一对一”的交往,同伴日常交往则常常是循环往复、即兴而为、富于变化且内外有别的;另外,师幼教学交往是比较正式的、有更多规范要求的、围绕“事务”进行的交往;同伴教学交往则具有较强的可控性,主要表现在规定交往内容、指定的交往对象、限定的交往时间三个方面。总的来说,幼儿日常交往具有自由表征,幼儿教学交往则具有规范特质。
  师幼日常交往和师幼教学交往都是交互的交往,且具有教育本质;同伴日常交往和同伴教学交往则是平行的交往,且具有文化本质。日常交往与教学交往并非是绝对分离的,而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换,受师幼交往的教育本质以及同伴交往的文化本质的影响,最为常见的是师幼日常交往向教学交往的转换,以及同伴教学交往向日常交往的转换。需要提出的是,以上两种形式的转换,均是幼儿交往中普遍存在的实然状况。事实上,无论何种形式的幼儿交往,都是幼儿在园生活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对幼儿的成长与发展具有不同的生命意义,因而不可偏废。
  幼儿的世界既是交往的世界,又是自由的世界。幼儿交往必须建立在一定的“自由”之上,但适当的“规范”也是幼儿交往顺利进行和社会性发展的必要保障。在幼儿交往中:“自由”和“规范”应该是一种“对话”关系,而不是非此即彼的。一方面,应该让幼儿在自由交往中体验“规范”,并将“规范”视为自由交往的“通行证”;另一方面,可以开展轻松教学,让幼儿在教学中体验到“自由”,并适时将话语权移交给幼儿,让教学自由生成。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