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道德自我调节:补偿性还是一致性?——基于道德认同和道德自我知觉的研究
【6h】

道德自我调节:补偿性还是一致性?——基于道德认同和道德自我知觉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1 引言

2.文献综述

2.1 道德自我的基本内涵

2.2 道德自我调节的研究综述

2.3 问题提出

2.4 研究方法和研究假设

2.5 研究意义

3 实验一

3.1 目的与假设

3.2 实验方法

3.3 实验结果与分析

3.4 讨论

4.实验二

4.1 目的与假设

4.2 实验方法

4.3 实验结果与分析

4.4 讨论

5.总讨论

5.1 道德认同与道德自我调节的一致性

5.2 道德自我知觉与道德自我调节的补偿性

5.3 道德自我调节对违规行为的影响

5.4 道德自我调节补偿性与一致性的整合

5.5 对德育的启示

6.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后记

声明

展开▼

摘要

道德自我调节就是个体根据道德自我,从事(不从事)道德行为和不道德行为。近期关于道德自我调节的研究出现了一些不同的结果,我们认为原因可能是研究者们没有明确区分道德认同与道德自我知觉,而只是从其中的一个方面进行研究。本研究在综合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道德自我的两个方面出发—道德认同(特质道德自我)和道德自我知觉(状态道德自我)来对道德自我调节进行研究。
  本研究由2个实验组成。在实验1中,通过抄写道德词汇并将其与自己关联、描述自己,来启动个体不同水平的道德认同,之后考察个体在亲社会行为和违规行为情景中的行为意向,结果显示,高道德认同的个体比低道德认同的个体更倾向于从事亲社会行为且更不愿从事违规行为;实验2中,通过行为回忆启动范式,启动个体不同水平的道德自我知觉,然后测量个体的亲社会行为意向和违规行为意向,结果表明,高道德自我知觉的个体比低道德自我知觉的个体更倾向于从事违规行为且更不愿从事亲社会行为。
  最后,本研究得出了如下结论:
  (1)道德自我调节存在两种调节方式,补偿性调节方式和一致性调节方式。当启动个体道德认同时,表现为道德自我调节的一致性;当启动个体的道德自我知觉时,表现为道德自我调节的补偿性。
  (2)道德自我调节的两种方式不仅适用于指定性道德范畴,同样适用于禁止性道德范畴。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