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潇湘记游之浯溪碑林怀古
【6h】

潇湘记游之浯溪碑林怀古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引言

1.本文的研究意义

2.创作的思路及方法

2.1 研读文献

2.2 创作实践思路

第一章 发掘以潇湘人文景观浯溪碑林为主体的创作素材

1.1 关于“浯溪碑林”的历史渊源

1.2 探访寻源,浯溪公园一带写生活动的地貌的分析与影像记录

1.3 写生速写手稿整理

第二章 创作中有关长卷山水构图的研究

2.1 对长卷式山水构图综述

2.2 对长卷式山水构图研究

2.3 《浯溪碑林怀古》创作构图的产生

第三章 创作中笔墨的综合运用和表现方式的探索

3.1 树木的笔墨表现方式探索

3.2 山石的笔墨表现方式探索

3.3 云气的笔墨表现方式探索

第五章 在创作中对潇湘人文景观文化内涵的追求

4.1 浯溪碑林所折射出的文化及表达

4.2 创作诗文——《潇湘游记》

4.3 《潇湘游记》画幅形式的确立及表现意义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声明

展开▼

摘要

随着时代的发展,山水画一直在变,有继承,有多方面的吸收,然而“万变不离其宗”。所谓“宗”,正是山水画最根本的艺术规律,即为中国画的“理法”。理是画理,法是技法。中国画注重笔墨,其重要评价标准之一就是笔墨的好坏。作品的立意、布局、气韵、情感的表达都和笔墨相连,笔墨也折射出画家的审美、品性、学养等诸多因素。在师造化、师自然的同时,更重要的是从现实的形态中提炼和摸索出独特的笔墨语言,笔墨要表现新的时代风貌,而这一切中生活是源泉,传统就是立足点。
  本文是以创作报告的形式,将山水画创作的各个阶段体会加以分析总结,形成的实践总结。作品《潇湘记游之浯溪碑林怀古》以表现永州浯溪碑林一带的人文景观为主体。在意识研究上以笔墨为主要手段为出发点来解析创作立意、经营位置、笔墨关系、精神文化等方面的具体表现。由对创作和研究过程中的感想形成本文,以启迪后者。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