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韩少功散文创作艺术论
【6h】

韩少功散文创作艺术论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绪论

一、选题的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追求不懈的文体探索

第一节散文创作的三次转向

一、二律背反:开启文学世界的钥匙

二、文化寻根:历史回返与现实思考

三、社会批判:思想与理论的遭遇战

四、人性关怀:日常情感与诗意回归

第二节对杂文学传统的回归

一、片段之思与即兴感悟

二、打通散文、小说壁垒

三、文体杂糅与多元共生

第三节文体革新的内外机制

一、文体革新与时代精神

二、文体之变与心灵之常

第二章精致深邃的散文语言

第一节母语思维的潜在影响

第二节散文语言的诗性质素

一、诗情与哲思的完美融合

二、节奏和谐与内在韵美

三、筒净素朴与精粹凝练

第三节散文语体的对话方式

一、温和亲近的“谈话风”

二、自我审视与心灵“独语”

第三章丰富多元的结构艺术

第一节散文结构常见诸型

一、缜密谨严的逻辑结构

二、自由流转的情绪结构

第二节散文结构的承继与拓展

一、散点结构与自由拼合

二、系列叙事的整体图式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声明

展开▼

摘要

韩少功是当代中国最为重要的作家之一。他以自身的创作参与到新时期中国文学的发展历程之中,并不断生产着关于当下的新的理解和关于文学自身的想象。韩少功的创作也因此成为深入考察中国当代文学的重要标尺。对韩少功的研究,实则内在地包含了对当代中国文学命运的考察,以及对当代文学精神——人性的质量的传唤。本文主要将韩少功的散文作为研究对象,从文体的不懈探索、语言的精致深邃、结构的丰富多元三个方面展开论述,探讨韩少功散文创作中强烈的形式创新意识,及其作品中所蕴含的深刻思想内涵。 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 绪论部分阐释韩少功创作流变与新时期中国当代文学发展之间的关系;综述目前学界对韩少功散文的研究状况;以及本论文拟采取的研究方法,阐明韩少功散文的个案研究对于全面认识作家和深入理解文学史的意义。 第一章论述韩少功对散文文体的不懈探索。从韩少功散文创作的三次转向来把握其散文文体的渐变过程。韩少功散文所呈现的“跨文体”特征,实际上是对中国古代“杂文学”传统的回归。文体作为人类精神活动的外显形式,与人的精神活动呈现一种相互制约的关系;文体具有开放性,作家对文体的选择与特定的时代氛围有关,并以独特的方式折射出时代精神。 第二章从韩少功对散文语言精致深邃的追求切入。母语思维的潜在影响,使韩少功不自觉地将方言渗入散文写作之中,并以对母语深切认同的方式抵制语言霸权。诗情与哲思的融合,节奏和谐与韵律之美的内在追求,简净素朴与精粹凝练的行文方式,使韩少功的散文语言具有了诗性的特征。而在“言说”方式上,他的散文又呈现为向大众言说的温和亲近的“谈话风”,和审视自我心灵,与精神世界展开激烈博弈的“独语体”。 第三章深入到对韩少功散文丰富多元的结构艺术的探究。首先探讨了韩少功散文中常见的理念结构、情绪结构等诸种形态。文章结构也源于作者内在的生命体验,更多地是以“清明上河图”式的散点透视的方式呈现,与人类思维的复杂状态和生活的原初面貌相契合。

著录项

  • 作者

    李栋;

  • 作者单位

    湖南师范大学;

  • 授予单位 湖南师范大学;
  • 学科 写作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韩少功;
  • 年度 2018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文学创作论;
  • 关键词

    韩少功; 散文创作;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