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罗伯特·格雷夫斯诗歌中的英国性
【6h】

罗伯特·格雷夫斯诗歌中的英国性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致谢

英文摘要

中文摘要

目录

Introduction

I Mild Melancholy

1.1 The Ailment and Trauma of War

1.2 The Doleful and Anxious Self

II Nostalgic Thinking

2.1 Missing“English Garden”

2.2 The Traditional Ballad Form

III The Empiricist Reality

3.1 The Gravesian Poetic“Eye”

3.2 Gravesian“Muse”

Conclusion

参考文献

Appendix A

Appendix B

展开▼

摘要

罗伯特·兰克·格雷夫斯是二十世纪英国著名的诗人、小说家和翻译家。1962年被W.H.奥登誉为“现世最伟大的诗人”。1968年荣膺获英国女王金质奖章。运动派称其为英国性的典型作家,英国血脉诗人的典型代表。二十世纪初,以T.S.艾略特为首的现代主义者切断英国的本土传统,把英国诗歌几乎全面带入美国的现代主义诗歌。以格雷夫斯为首的重要英国本土诗人坚定地认为英国诗歌的现代主义从来不是本土的产物,而是美国的诗歌种子借助英国的土壤生长,造成了英国民族性的断裂。格雷夫斯主张诗歌回归传统,挖掘英国本土性的题材和主题,彰显英国性。本文主要借助文化研究理论,结合身份认同理论,联系格雷夫斯的生活和社会背景,旨在对格雷夫斯早期诗歌主题、题材和形式的分析来探讨其诗歌中的蕴涵的英国性,探讨格雷夫斯诗歌在现代化进程中的诗学价值。
  论文首先从主题上来分析格雷夫斯诗歌的忧郁色彩。忧郁作为文学主题古已有之,莎士比亚笔下哈姆雷特的人文主义者式忧郁,华兹华斯作品中的浪漫主义者式忧郁和艾略特的现代主义者式忧郁。忧郁是英国诗人常有的一种情感基调,是英国性的基本元素。在动荡的二十世纪,战争、经济危机和罢工运动冲击着整个英国,使英国人们处于战争创伤的情绪下和沉浸在焦虑和迷茫的生活中。格雷夫斯将个人经历化入其诗歌中,体现了整个时代的精神,反映出个人和时代对于战争创伤和情绪的逃避。其次,论文通过对诗歌主题和形式分析来探讨其怀旧性。英国人的怀旧情节与英国发展历程息息相关。从英国的发展轨迹,不难发现,英国的发展是从十九世纪的“日不落帝国”和工业强国到帝国解体,以及到现代的二流强国;文学发展是从浪漫主义辉煌时期进入温和渐进阶段。这给民族记忆带来了一种创伤,而在民族记忆上形成的民族身份认同和英国性就不可避免地遭受了打击,并产生了困惑。格雷夫斯采用传统的英诗格律入诗,承继用诗体的形式来表现内容的伟大传统。认为格律是达五百年之久英诗的规则,存在于英语的本性之中。用旧有的形式来表达当下的内容,格雷夫斯的诗歌启发了同时代的诗人,让他们看到了把传统和当下性结合起来的可能性。诗歌中英国花园是诗人理想的一种英国性象征,表达了诗人对旧英国极深的眷恋之情;也反映了诗人对读者以及文明传统的责任感。最后论文分析诗歌中的经验主义色彩。受经验主义哲学的影响,英国人习惯于用理性的经验主义思维方式来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进而形成了经验主义文化传统。根据自己的战争和爱情经历及创作实践,格雷夫斯倾向在其诗作中崇尚真人真事的题材,着墨于写实的诗风。
  格雷夫斯坚守对英国传统的守护建构了战后诗风的一种新转向,但由于拒绝学习现代派诗歌的许多优秀品质,他的晚期诗歌受到了自缚的限制,他的诗歌一直保持早期诗歌的风格。然而,格雷夫斯对英国性的刻画,表现对英国本土文化的珍惜和爱护,是战后英国恢复和重建的意志相符合,是时代的一种精神。诗人着眼于地方性、特色性的写作,也是当今诗歌创作的重要原则。格雷夫斯的诗风不仅影响了英国的运动派和集团派诗人,对当今的谢默斯·希尼乃至各国其他诗人的影响都是不可忽视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