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经济增长模型的动态效率问题研究
【6h】

基于经济增长模型的动态效率问题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湖南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及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第1章绪论

1.1选题意义

1.2文献综述

1.2.1动态效率的理论溯源

1.2.2国外动态效率研究历史沿革

1.2.3国内动态效率研究现状

1.3研究范围与研究方法

1.3.1研究范围

1.3.2研究方法

第2章不同经济增长框架下动态效率问题的比较分析

2.1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的动态效率分析

2.1.1 Solow-Swan模型的动态效率分析

2.1.2 Ramsey-Cass-Koopmans模型的动态效率分析

2.1.3代际交叠模型(OLG)的动态效率分析

2.2内生增长模型的经济动态效率分析

2.2.1 AK增长模型的动态效率分析

2.2.2“干中学”模型的动态效率分析

2.3两种不同增长模型中动态效率问题的比较分析

第3章我国经济增长模型和动态效率的实证分析

3.1我国经济增长模型的实证分析

3.1.1经济增长模型实证的理论依据

3.1.2国内外对增长模型设定的研究现状

3.1.3中国1952-2001年间经济增长的典型事实

3.2我国经济动态效率的实证分析

3.2.1动态效率的评判方法

3.2.2中国动态效率问题的实证研究

第4章AK增长模型下动态效率的理论分析与现实决策

4.1 AK模型下我国各项财政政策对动态效率影响的理论分析

4.1.1社会保障系统的福利影响分析

4.1.2公共债务减少的福利影响分析

4.1.3投资补贴的福利影响分析

4.2本文的政策和建议

4.2.1财政政策的具体实施

4.2.2经济数据的动态考察

4.2.3产业结构的合理设置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目录

附录B中国1 952-2001年间的宏观经济数据

展开▼

摘要

本文以目前国内外关于动态效率的研究为基础,分别在新古典增长模型和内生增长模型的框架内对动态效率问题进行了详细的理论分析,并且比较了不同增长理论所导致的研究差异。本文的核心部分是通过对中国各年经济数据的实证分析,发现适合刻画我国经济特征的增长模型与国内动态效率的现行研究结果之间存在着根本的矛盾:一方面,从实际经济数据可以发现我国经济的资本—产出比率趋于稳定、储蓄率具有增长效应,由此得到我国的经济增长模型适合用内生增长模型来刻画;而另一方面,目前国内关于动态效率的研究却普遍认为我国的经济整体处于动态无效的运行状况中。根据经典的经济增长理论,在内生增长模型中,尽管在分散的私人生产中可能还会存在着动态无效的现象,但整体经济是不会产生动态无效的运行状况的。为了解决内生增长模型和国内动态效率研究现状之间的矛盾,本文以国内动态效率的现有研究方法为基础,修正原有的估算方法得出了与现行研究结果完全不同的结论——经济整体处于动态有效的区间内。 本文的创新点是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摒弃了目前国内常用的新古典分析框架,而采用内生增长模型的分析框架重新考察了动态效率问题,并在AK增长模型中探讨了我国各项财政政策的实施对动态效率的影响。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