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纵臂扭杆弹簧悬架的设计、运动学分析及优化
【6h】

纵臂扭杆弹簧悬架的设计、运动学分析及优化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湖南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及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第1章绪论

第2章机械系统动态仿真技术

第3章 悬架特点及其结构分析

第4章悬架运动学分析

第5章基于ADAMS/VIEW前悬架实体运动学仿真与优化

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A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本课题在总结了实际中常用的几种悬架的基础上,建立了双纵臂扭杆弹簧前悬架及后纵臂悬架实体模型,应用位移矩阵法对这两种悬架进行了运动学分析。并利用ADAMS对所建的模型进行运动学仿真和优化。 论文首先介绍了虚拟样机技术,并分析了ADAMS进行仿真的理论基础。随后,介绍了常用的各种悬架及其各个方面的参数要求,并设计了双纵臂扭杆弹簧前悬架、转向系统及后纵臂悬架模型。 接着介绍了空间坐标变换和空间体平衡的基本理论,在对五连杆悬架进行运动学分析时把悬架及转向系作为一个整体来分析,总结了一种可以广泛应用于多种悬架及转向系统的运动学分析方法。随即利用此方法对所设计的双纵臂扭杆弹簧前悬架及后纵臂悬架进行了运动学分析,从数学上推导了所设计悬架的各种部件在运动前后的位置变化关系,并对这两种悬架的主销定位参数、前轮定位参数等对整车性能有重大影响的性能参数在车轮跳动、转向运动和车轮受地面反力后的运动中的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 最后,介绍了双纵臂扭杆弹簧前悬架及后纵臂悬架的运动机理,利用ADAMS软件强大的仿真及后处理能力,对双纵臂扭杆弹簧前悬架及后纵臂悬架模型进行了仿真分析,并得出两种悬架的各种悬架性能参数,并对转向机构进行了优化。验证了此种悬架的设计的合理性及分析理论的正确性。 本课题是有工程实际意义的大胆尝试,设计验证了两种全新的悬架结构。它的完成,将从理论和手段上提高我国悬架企业的设计能力和设计精度,缩短设计周期,将对我国的汽车行业产生积极的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