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备用信用证欺诈风险及其防范问题
【6h】

备用信用证欺诈风险及其防范问题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1章绪论

1.1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文献综述

1.3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第2章备用信用证的基本问题

2.1备用信用证的运作机制

2.2备用信用证的法律属性

2.3与相关金融工具的对比分析

2.4评价

第3章备用信用证运用中所涉及的风险

3.1欺诈风险

3.2信用风险

3.3操作风险

3.4市场和政策风险

3.5总结

第4章欺诈风险成因分析

4.1内在原因:独立抽象原则——致使当事人利益机制失衡

4.2外在原因

4.2.1备用信用证涉外复杂因素

4.2.2现有国际规则各自缺陷

4.2.3信用环境

第5章案例实证分析——各国相关措施的比较和借鉴

5.1美国纽约州Sztein案——信用证欺诈例外理论的确立

5.2 Theme help案——英国法院对备用信用证欺诈签发禁令的情况

5.3英国United City Merchant案——信用证欺诈例外原则的发展

5.4英国The American Accord案——默示条款说

5.5总结

第6章备用信用证欺诈风险的防范研究

6.1具体操作过程中欺诈风险的事前防范

6.1.1开证申请人对欺诈风险的防范

6.1.2开证人对欺诈风险的防范

6.1.3受益人对欺诈风险的防范

6.2临时司法救济——运用法律弥补独立抽象原则的缺陷

6.2.1欺诈例外原则的适用

6.2.2违法例外原则的适用

6.3终局性司法救济

6.3.1仲裁裁决

6.3.2法院救济

第7章我国备用证欺诈相关法律和司法实践之问题与建议

7.1我国相关法律存在的问题

7.1.1备用信用证在国内司法的认定与国际上的差异

7.1.2备用信用证相关的司法解释的不足

7.2司法实践中的具体程序存在的问题

7.2.1备用信用证纠纷的法律适用方面

7.2.2欺诈的认定问题

7.2.3备用证止付程序的问题

7.2.4基础合同欺诈纠纷与备用证欺诈纠纷能否一并审理

7.3立法上的完善

7.3.1前期的研究和译评工作

7.3.2修改现有的《担保法》第5条

7.3.3修改《关于审理信用证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

7.4我国法院相关自由裁量权的把握

7.4.1我国备用信用证案件中欺诈的认定

7.4.2法院采用止付的形式及尺度

7.4.3法院审理备用信用证欺诈案件与基础交易纠纷的一并审理问题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备用信用证作为一种新型的独立担保方式,一经产生就因其广泛的适用性和运用的灵活性得以迅速发展,使用范围逐步拓展到了结算、融资、履约等各个领域,在国际经济交往过程中的地位日益重要。但是在人们使用的同时,随之而来的风险不断,包括欺诈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市场和政策风险等等。 在我国,防范备用信用证欺诈风险涉及的有关法律和司法实践存在着诸多问题,如立法和司法解释的不足,具体程序上的冲突等,需要我们从立法上去思考相关法律依据的完善,司法实践上法官对自由裁量权的合理把握,从而为备用信用证欺诈相关救济提供一个公平良好的法律环境。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