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政治心理视角下中国社会转型期群体性事件研究
【6h】

政治心理视角下中国社会转型期群体性事件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说明:图表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的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2.1 国内文献综述

1.2.2 国外文献综述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分析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政治心理的内涵及作用

2.1.2 社会转型的含义

2.1.3 群体性事件的含义

2.2 相关理论分析

2.2.1 感染理论

2.2.2 政治过程理论

2.2.3 政治机会结构理论

第3章 群体性事件中的政治心理影响及困境分析

3.1 群体性事件参与者的政治心理表现

3.1.1 积极政治心理

3.1.2 消极政治心理

3.2 消极政治心理对群体性事件的影响

3.2.1 对基层政府政治认同的弱化

3.2.2 寻求制度外政治参与趋向增多

3.2.3 相对剥夺感的蔓延

3.3 疏导民众消极政治心理过程中存在的困境

3.3.1 政治认知的偏差是疏导过程中的瓶颈

3.3.2 传统政治心理的僵化使疏导过程更为复杂

3.3.3 政治冷漠的扩大是疏导过程中的绊脚石

第4章 群体性事件的预防处置建议

4.1 基本原则和主要方法

4.1.1 基本原则

4.1.2 主要方法

4.2 政治心理视角预防和处置群体性事件的建议

4.2.1 扩大民众知情权以纠正政治认知的偏差

4.2.2 提高政治认同程度以增强政治情感

4.2.3 培育中介组织以形成正确的政治态度

4.2.4 弱化相对剥夺感以减少心理积淀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群体性事件是任何一个国家须正视的问题。现阶段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带有明显的社会转型期的特征:原有的利益格局已被破坏,而新的利益均衡机制还未完全建立起来。在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等领域发生深刻变化的同时,各种错综复杂的社会矛盾也日益增加和激化,由此产生的群体性事件的数量不断激增。新的历史条件下,群体性事件表现出了新的特征,如参与主体变化、“无直接利益”者参与增加、现代通讯手段代替传统传播方式、维权方式多样化等等。面对这些新特征,积极应对错综复杂的局面,有效防范和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以维护社会稳定,已成为当前各级政府的重要任务。
   本文以政治心理为切入点,探析群体性事件中参与者所表现出来的政治心理。对中央高层的高度政治认同心理以及政治参与意识的高涨等积极政治心理,在群体性事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同时,政治认同弱化、实际政治参与能力低、相对剥夺感蔓延等消极政治心理也促使人们寻求制度外的途径来解决问题,在群体性事件起着催化剂的作用。并且,政府在疏导民众消极政治心理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困境,如政治认知的偏差、僵化的传统政治心理影响与政治冷漠的扩大等,这些使得政府在效预防群体性事件时受到了阻碍。基于群体性事件参与者的政治心理现状和问题,本文试图从政治认知、政治情感、政治态度等几四个角度来寻求预防和处置群体性事件的新办法。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