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手机通讯录与移动社交网络的融合性设计研究
【6h】

手机通讯录与移动社交网络的融合性设计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第1章 绪 论

1.1 论文研究背景

1.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2 论文所涉及的学科领域

1.2 研究课题来源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创新点

1.4 论文研究的基本框架

第2章 手机通讯录和移动社交网络的融合性需求

2.1 手机功能的使用现状比重

2.2 安卓手机通讯录和移动社交网络的现状分析

2.2.1 安卓手机通讯录的用户体验模型分析

2.2.2 移动社交网络的现状与前景分析

2.3 手机通讯录和移动社交网络的发展桎梏

2.4 着眼于移动社交化手机通讯录的发展方向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手机通讯录与移动社交网络的融合性研究

3.1 移动社交化手机通讯录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3.2 移动社交化手机通讯录的研究意义

3.3 重构移动社交化手机通讯录的产品基因

3.3.1 寓于交互体验中的情感因素

3.3.2 以用户研究的方法指导设计

3.3.3 移动社交化手机通讯录的用户研究实践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手机通讯录与移动社交网络的融合性实践

4.1 移动社交化手机通讯录的设计方法

4.1.1 目标人物角色模型建立

4.1.2 目标人物生活场景模型建立

4.2 移动社交化手机通讯录的用户需求分析

4.3 基于摩托罗拉安卓平台的设计实践

4.3.1 移动社交化手机通讯录的功能分析

4.3.2 产品框架结构图

4.3.3关键屏定义

4.3.4 交互设计流程图

4.3.4 专家评审与用户测试

4.4 移动社交化手机通讯录的体验评估与迭代

4.5 本章小结

结 论

参考文献

致 谢

附录调查问卷

展开▼

摘要

本文研究课题来源于摩托罗拉(中国)有限公司的CXD(Consumer eXperienceDesign)用户界面设计研究中心的创新性项目组。笔者于2010年10月至2011年8月期间,在该研究中心实习。而本论文的研究课题则为摩托罗拉公司对于进一步开拓未来手机市场所做的前瞻性研究项目(同时也为保密项目)。
  手机通讯录作为连接用户和用户社会关系的重要桥梁,一直承载着维系两者沟通关系的重要职责。然而随着如今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手机通讯录仍未突破自己的发展桎梏,仍然保留着自己的处于在功能机时代的产品特质,从而在用户体验方面,带给了用户老套,陈旧的消极感受;而另一方面,移动社交网络(MSNS,Mobile 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作为移动互联网时代的骄子,虽然在如今社会正大放光彩,深受用户的喜爱,但同时,移动社交网络在自身的社会关系积累行为过程中,也并未有效的利用到现存的手机通讯录资源,从而大大的降低了用户社交行为的效益性。
  本文以将手机通讯录和移动社交网络相融合的视角切入进行研究,分析将手机通讯录与移动社交网络共同作为维系并增强用户与其社会关系的桥梁的效用性。并通过将的用户访谈、用户观察定性研究方式与问卷调查的定量研究方式所结合,构建出人物角色模型、人物场景生活模型,并总结出目标人物模型的需求和移动社交化手机通讯录的产品结构框架。并在此框架的基础上,进行设计的具体思考和探讨,力求通过将手机通讯录和移动互联网两者相更好的融合,从而进一步提升其用户体验。
  本文最后以摩托罗拉的安卓(Android)手机为例,输出了手机通讯录和移动社交网络的融合性设计方案,在设计中充分的考虑到了手机通讯录和移动社交网络两者各自彼此的优点,使两者形成优势资源互补,并通过设计,突破了两者在各自原本领域的发展桎梏。最后通过用户体验模型对设计方案进行了量化评估,并且进行了设计迭代,从而验证了设计可行性以及正确性。
  而本论文研究的创新点在于将“手机通讯录”和“移动社交网络”这两个各自独立的应用进行了融合性的创新设计,在创新的过程中打破了彼此之间的桎梏和疆界。并结合社交行为学、设计心理学、信息工程学等相关学科对手机通讯录和移动社交网络进行无缝对接,从而更大化的提升并满足用户的社交需求,从而整体的提升用户体验。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