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供需方视角下政府审计控制效果研究
【6h】

供需方视角下政府审计控制效果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附表索引

第1章 绪 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2.1 政府审计与公共受托经济责任

1.2.2 供需视角下关于政府审计的研究

1.2.3 文献述评

1.3 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第2章 政府审计控制效果研究的理论基础

2.1 政府审计控制效果研究的基础概念

2.1.1 审计的本质属性

2.1.2 政府审计与公共受托经济责任

2.1.3 政府审计控制效果的涵义及其衡量指标

2.2 供需方视角下政府审计控制效果研究的理论基础

2.2.1 委托代理理论

2.2.2 公共选择理论

2.2.3 信号传递理论

第3章 需求方对政府审计控制效果的影响分析

3.1 需求方影响政府审计控制效果的理论分析

3.2 需求方影响政府审计控制效果的实证分析

3.2.1 审计需求方因素的研究假设

3.2.2 审计需求方因素研究设计

3.2.3 需求方因素回归检验结果及分析

第4章 供给方对政府审计控制效果的影响分析

4.1 供给方影响政府审计控制效果的理论分析

4.2 供给方影响政府审计控制效果的实证分析

4.2.1 审计供给方因素的研究假设

4.2.2 审计供给方因素研究设计

4.2.3 供给方因素回归检验结果及分析

第5章 供需方视角下提高政府审计控制效果的对策

5.1 刺激政府审计需求

5.1.1 激发公众对审计的需求

5.1.2 加强人大和政府对审计的重视和支持

5.2 促进政府审计供给

5.2.1 以需求导向确定审计项目

5.2.2 提高审计人员专业胜任能力

5.2.3 强化政府审计权限

5.2.4 横向分割政府审计机关审计权力

5.3 实现审计供需互动

5.3.1 完善审计需求显示和传导机制

5.3.2 完善审计结果公告制度

5.3.3 完善审计信息反馈机制

结 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近年来席卷全国的“审计风暴”,一方面表明政府审计的工作成果已引起公众越来越多的关注,另一方面也对政府审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政府审计作为一种公共产品,其控制效果既受到审计需求方的影响,又受到审计供给方的影响,而需求和供给之间的互动则推动政府审计的发展和工作水平的提高。但我国目前政府审计总体处于供不应求而需求相对过剩的状态,因此要提高政府审计控制效果,应着眼于审计的需求状况和供给水平,使审计供需逐步趋向均衡,不断提高政府审计控制效果。
  本文首先运用委托代理理论、公共选择理论、信号传递理论分析了政府审计需求和供给的动因;同时,基于公共受托责任理论和委托代理理论,提出政府审计的需求方应分为公众、人大和政府三个层面,并提出三大需求主体的需求大小对政府审计控制效果有促进作用。对于供给方的审计供给水平则主要从审计力量及审计人员对其审计权的行使效力即执行效力、处罚效力和信息披露效力来分析,审计力量和审计权行使效力越大,政府审计控制效果也就越好。然后,本文采用2003年-2008年31个地方审计机关的审计情况作为研究样本,以纠正率作为政府审计控制效果的替代变量,运用多元回归分析法检验了审计需求方和供给方对政府审计控制效果的影响。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公众、人大和政府的审计需求越大,政府审计控制效果越好;执行效力、经济处罚效力和信息披露效力对政府审计控制效果都有显著的积极影响,审计人员人数对政府审计控制效果有积极影响,但作用不明显,同时,没有数据表明法律处罚效力对政府审计控制效果有积极影响。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本文结合中国现实特点,对其原因做出了解释。
  通过理论和实证的分析,可知政府审计控制效果既受审计需求方的影响,又受审计供给方的影响。最后根据公共产品供需理论,同时结合我国政府审计的供需实际情况,分别从需求和供给两个方面提出以需求为导向,通过刺激需求,提高审计供给水平,建立需求传导机制、审计结果公告制度和信息反馈机制来促进供需互动,最终实现审计供需均衡以提高政府审计控制效果的对策。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