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痰瘀伏邪理论的中医药干预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研究
【6h】

基于痰瘀伏邪理论的中医药干预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英文缩略语

前言

文献综述

1.中医学的研究进展

2.现代医学的研究进展

3.小结

4.展望

试验研究

1.研究方法

2.试验方法

研究结果

1 治疗前两组患者可比性资料分析

2 疗效比较

3 安全性指标监测

讨论

1 中医学方面认识

2 立法思想

3组方分析

4 机制或药理探讨

5 体会

6 结论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图

展开▼

摘要

目的:观察中医药联合西医标准化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随访期间药物的安全性的评价,同时与西医标准化治疗组比较在降低患者心肌梗死、猝死等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等方面的优势。
  方法:采用随机、多中心平行对照的试验方法。总共入选患者160例,对照组80例和治疗组8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不稳定型心绞痛的西医标准化治疗,治疗组在西医标准化治疗上合用参红通络颗粒。疗程为4周。以降低心肌梗死及猝死等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主要指标,血运重建的发生率、危险分层、生活质量、心电图疗效等为次要指标,评价其临床疗效。
  结果:在降低心肌梗死及猝死率方面,中医药干预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改善心绞痛症状方面,中医药干预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在降低血运重建的发生率方面,中医药干预可明显降低血运重建率;在改善危险分层方面,中医药干预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在改善生活质量方面,与对照组比较,PL、AS、AF、TS、DP五大方面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改善心电图疗效方面,中医药干预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试验全过程各安全性指标均未见明显异常,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
  结论:以伏邪为理论基础的中医药,在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方面疗效明确,且临床疗效胜于西医标准化治疗组,安全性高,在降低心肌梗死及猝死率、血运重建发生率,改善心绞痛症状、危险分层及心电图疗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等各方面占有较大优势。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