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自拟方治疗原发急性期痛风性关节炎(湿热蕴结型)临床观察
【6h】

自拟方治疗原发急性期痛风性关节炎(湿热蕴结型)临床观察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英文缩略语

前言

文献综述

1 传统医学理论下的痛风骨病

2 现代医者的观点

临床研究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2 病例来源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脱落标准

2 实验方法

2.1 基础治疗

2.2 药物治疗

3 观察时间

4.2 VAS评分

4.3 关节肿痛指数

4.4 中医证候评分

5 统计学分析

6 实验结果

7 结论

讨论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目的: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运用自拟方治疗原发急性期痛风性关节炎,通过临床观察治疗前及治疗后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分析、总结,验证“自拟方治疗原发性急性期痛风性关节炎(湿热蕴结型)”的治疗意义,进一步正实自拟方的功用,属于临床性研究。旨在为原发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找到一种更经济、有效、更简便易行、患者更易于接受的治疗方法,从而明确疗效达到推广应用的目的。
  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吉林省中医院骨科门诊符合纳入标准的120例患者,给予自拟方水煎取汁300ml,口服150ml/次,2次/日,1周为一个疗程。通过治疗后分别观察并记录每个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及体征(关节的疼痛、关节压痛、关节肿胀及中医症候观察指标等)及实验室各项临床指标:血尿酸(SUA)、C-反应蛋白(CRP)、血常规(WBC、RBC、PLT、Hb)、肝功(ALT、AST)、肾功(BUN、SCr)变化。治疗前、治疗后的关节肿痛指数、实验室观察、VAS评分及中医证候评分,依据疗效标准进行统计分析,从而客观的证明自拟方对治疗原发性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治疗意义所在。
  结果:125例病人试验过程中因故脱落5例,完成120例患者。1.120例病例治疗前、后自身对照,均能明显降低关节肿痛指数、静息疼痛VAS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在中医证候评分方面,经过治疗后自身比较评分有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前后两组自身比较血尿酸(SUA)有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血清C-反应蛋白(CRP)改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观察治疗前后安全性指标数据中血常规(WBC、RBC、PLT、Hb)、肝功(ALT、AST)、肾功(BUN、SCr)的变化无明显差异(P≥0.05)。
  结论:运用自拟方治疗原发痛风性关节炎急性期(湿热蕴结型),通过临床观察在降低患者血尿酸水平值、中医症候评分、关节疼痛及肿胀的改善等方面有显著疗效,在临床中治疗原发性急性期痛风性关节炎上有明显优势,值得进一步的临床研究与推广。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