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宣郁通经汤加减配合针刺治疗经断前后诸证(肾虚肝郁型)的临床观察
【6h】

宣郁通经汤加减配合针刺治疗经断前后诸证(肾虚肝郁型)的临床观察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英文缩略语

引言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1.中医学理论研究概况

1.1 中医对经断前后诸证的研究

1.2 中医对经断前后诸证发病机制的探讨

1.3 中医药治疗

2.西医学理论研究概况

2.1 现代医学对经断前后诸证发病机制的研究

2.2 现代医学治疗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2.研究方法

2.1 分组方法

2.2 治疗方法

2.3 临床疗效观察指标

2.4 疗效判定标准

2.5 统计方法

3.资料分析及结果

4.安全性评价与不良反应

第三部分 讨论

1.中医理论依据

2.宣郁通经汤选方解析及现代药理研究

2.1 选方分析

2.2 现代药理研究

3.针刺选穴分析

4.研究结果分析

5.存在问题及展望

典型病例

结语

致谢

附录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目的:本临床研究应用中药宣郁通经汤加减配合针刺治疗肾虚肝郁型经断前后诸证,以单用中药宣郁通经汤加减治疗为对照组,通过对临床结果的统计学分析,客观评估其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严格依据中医、西医诊断制定标准以收入病例,依据标准纳入2016年1月至2016年11月在吉林省中医院妇科门诊诊断为经断前后诸证(肾虚肝郁型)的病人,共观察72例,36例为一组,采用对照方法,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通过严格的科学设计,运用中药宣郁通经汤加减配合针刺治疗为实验组,以中药宣郁通经汤治疗为对照,连续治疗两个疗程,采用评分法综合评定临床疗效,进行统计学分析,为临床治疗疾病提供指导意见。
  结果:疗程结束后,两组的中医症状分值、国内改良Kupperman分值、单个中医症状分值、病情水平方面均有明显减低,差异有统计学价值(P<0.05);综合疗效判定:治疗组31例,痊愈8例,显效14例,有效8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6.77%;对照组32例,痊愈2例,显效11例,有效13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81.25%,其差别有统计学价值(P<0.05),且联合组的综合疗效要比对照组有优势;治疗后,两组病患单个中医症状均较治疗前有所减轻,差别有统计学价值(P<0.05);治疗前后,联合组对潮热汗出、烦躁易怒的诊疗效果比对照组有优势;诊治前后,两组病人的血清LH、血清FSH值均有改善,两组患者的LH、FSH值均有下降,但治疗组具有优势,差别均具有统计学价值。
  结论:中药宣郁通经汤加减配合针刺对经断前后诸证(肾虚肝郁型)有确切的疗效且是安全的;宣郁通经汤加减配合针刺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单纯运用中药组,在症状缓解起效时间上较单纯中药组有优势,可进一步进行临床研究及推广。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