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村委会选举中村民政治冷漠现象研究
【6h】

村委会选举中村民政治冷漠现象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难点与创新点

第2章 基本概念及理论分析框架

2.1 基本概念界定

2.2 本文拟采用的基本理论视角及其分析框架

2.2.1 新制度主义理论概述

2.2.2 新制度主义分析路径的合法性

2.2.3 新制度主义的分析思路

第3章 我国村委会选举的制度设计及其现实

3.1 村委会选举的制度设计

3.1.1 村委会选举制度的设计初衷

3.1.2 农村村委会选举的制度规范

3.2 村委会选举制度的运行现实

3.2.1 村委会选举中乡镇政府的影响

3.2.2 村委会与村党支部之间的权责划分不明确

3.2.3 村民与村委会的相互关系

3.2.4 村委会制度造成的冷漠后果

3.3 村委会选举的制度性矛盾

3.3.1 制度设定的村委会权力来源的矛盾

3.3.2 村支两委权力在制度层面的模糊不清

3.3.3 村干部角色的双重属性

第4章 农民政治冷漠现象观察及原因分析

4.1 村委会选举中农民政治冷漠的表现

4.2 农民政治冷漠现象的制度性成因

4.2.1 政治冷漠是理性农民的合理选择

4.2.2 制度的路径依赖导致农民的惯性冷漠

4.2.3 权力的非均衡状态导致农民心理上的冷漠

4.2.4 制度性适应导致农民的政治冷漠

第5章 改变农民政治冷漠的制度期待

5.1 加强制度建设完善制度的正向激励功能

5.2 推动公民政治文化建设提高农民政治参与积极性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调查问卷

致谢

展开▼

摘要

民主选举是村民自治的中心环节,是农民表达自身利益诉求和行使民主权利的最直接体现。然而在村委会选举中农民作为最重要的参与主体却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一种政治冷漠的倾向,表现出自愿弃权、逃避选举、随大流、对选举结果漠视等等冷漠行为,严重影响村委会选举的正常进行,阻碍农村基层民主的发展进程。
  农民的政治冷漠是各方面因素相互影响的结果,而村委会选举制度的设计初衷与村委会选举制度的现实运行之间的矛盾,是造成农民政治冷漠的根本原因。本文以各种网络资源、著作、科研成果中搜集到的有关农民政治冷漠表现的宏观数据为基础,同时还结合板桥村的实地问卷调查取得的直接数据作为辅助,了解农民对村委会选举的真实态度,在此基础上通过剥离影响农民参与选举的一些外部因素,从新制度主义视角分别用理性选择制度主义、历史制度主义和社会学制度主义相关理论观点来分析农民政治冷漠行为表现背后的逻辑。
  分析结果表明,人的行为受到制度的影响。农民作为理性人的理性行为选择和作为制度中行为主体的行为选择都是在制度的框架范围内进行的选择,政治冷漠是农民在当前制度框架下的最合理选择;由于路径依赖的影响,农民早已习惯于政治冷漠;而作为制度中的行为主体其行为也受到其他行为主体行为的影响,政治冷漠是最正常的选择。改善农民在村委会选举中的政治冷漠现象,从制度主义的角度需要建立激励机制,引导农民的理性选择方向;加强制度的塑造以及思想的宣传,减弱路径依赖的影响,完善选举制度,让政治参与变成最适当的选择。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