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普通高校舞蹈啦啦操课程教学内容的初步构建
【6h】

普通高校舞蹈啦啦操课程教学内容的初步构建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插图索引

附表索引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发展现状和动态

1.2.1 国外啦啦操运动的发展现状

1.2.2 国外啦啦操运动的发展动态

1.2.3 国内啦啦操运动发展现状

1.2.4 国内啦啦操运动发展动态

1.2.5 已有研究的不足

1.3 研究方法

1.4 研发内容

1.5 实施方案

第2章 舞蹈啦啦操课程教学内容设计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2.1 必要性分析

2.1.1 舞蹈啦啦操课程教学内容设计的必要性调查

2.1.2 舞蹈啦啦操课程教学内容设计的必要性分析

2.2.可行性分析

2.2.1 舞蹈啦啦操课程教学内容设计的可行性调查

2.2.2 舞蹈啦啦操课程教学内容设计的可行性分析

第3章 舞蹈啦啦操课程教学内容的设计原则与分类组成

3.1 设计原则

3.1.1 系统性原则

3.1.2 实用性原则

3.1.3 教学性原则

3.1.4 健康性原则

3.1.5 安全性原则

3.2 分类组成

3.2.1 主要类别

3.2.2 组成要素

第4章 舞蹈啦啦操课程教学内容设计的具体表达与系统安排

4.1.具体内容表达

4.1.1 舞蹈啦啦操课程教学的口号设计

4.1.2 舞蹈啦啦操课程教学的音乐设计

4.1.3 舞蹈啦啦操课程教学基本动作设计

4.1.4 舞蹈啦啦操课程教学的成套动作

4.2 系统安排

4.2.1 课程目标

4.2.2 教学进度安排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1 《对竞技性啦啦操运动进行内容课程化改造的调查》

附录2 《啦啦操课程教学具体内容的难度调查》

展开▼

摘要

大学体育教学内容改革是当下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啦啦操运动作为一项风靡世界的新兴项目已走进大学校园,受到广大青年学子的热爱与追捧。但目前啦啦操运动在大学尚停留在竞技或表演层面,尚未进入普通高校的体育课堂。究其原因主要是竞技表演性啦啦操运动难度过大,不适合普通大学生进行课堂学习,且缺乏相关教材。因此,对竞技表演性啦啦操进行课程化改造成为当下大学体育课程内容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采用文献综述、问卷调查、专家调查、教学实验与逻辑分析等方法,对开展舞蹈啦啦操课程教学内容设计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表明,其必要性主要体现在推动体育课程改革的需要、满足大学生体育锻炼的要求、建设校园体育文化的需要、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需要与开始啦啦操课程的需要等五个方面,其可行性涉及具有群众基础、具有改造可能、具有物质基础、具有教师条件与具有发展潜力等五个因素。经过专家评判,对高搬退平衡等6个竞技性啦啦操中难度较大动作予以剔除,确定了前吸腿平衡等22个中小难度的基本动作作为改编对象,进行了降低难度的简化处理,改编出一套适合普通高校大学生习练的舞蹈啦啦操成套动作。经过初步试验,大部分大学生经过一定努力可以完成整套动作,表明对竞技表演性啦啦操进行教学性改造具有可行性。通过专家访谈对舞蹈啦啦操课程教学内容进行了初步安排,其合理性尚需经过实践加以验证。本成果对于舞蹈啦啦操进入高校体育课堂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可作为当下普通高校开设舞蹈啦啦操课程的参考依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