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纪念性建筑的性格化塑造及其地域性表达
【6h】

纪念性建筑的性格化塑造及其地域性表达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水平

1.3 研究的对象和范围

1.4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1.5 研究逻辑框架

第2章 纪念性建筑的发展沿革

2.1 纪念性建筑的历史脉络

2.2 纪念性建筑的发展趋势

2.3本章小结

第3章 纪念性建筑的性格特征与形态塑造

3.1 纪念性建筑的性格形成的特征

3.2 纪念性建筑性格化塑造的表达策略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纪念性建筑地域性语言的建构表达

4.1 自然环境语言

4.2空间造型语言

4.3文化符号语言

4.4城市记忆的延续

4.5本章小结

第5章 实践案例

5.1 项目概况

5.2 立意及成果展示

5.3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参与的实践项目

附录B 调研统计表

致谢

展开▼

摘要

纪念性建筑,是为纪念有功绩的或者显赫的人或重大事情,以及在有历史特征或自然特征的地方营造的建筑或建筑艺术品。对于历史文化名城而言,纪念性建筑为市民营造了一个讴歌英烈、祭扫先人、寄托亲情、弘扬传统文化的场所,它无疑是城市的思想灵魂,代表着城市的整体精神风貌,其重要地位和意义不言而喻。
  在当今全球化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我们居住环境的历史感染力与地域亲和力正在慢慢消散,建筑面临深度与意义的消解。全球化的过度冲击给各行各业带来了空前的挑战,越来越多的学者在理性的反省中认识到全球化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建筑文化中的本土化、地域性理念逐渐深入人心,地域性建筑的重要性已被大家认同。纪念性建筑作为历史文化的传承载体,理应承担起保护某地区地域文化的历史重任。因此,纪念性建筑的地域性设计研究至关重要。
  本文首先就纪念性建筑及相关概念做出了详细的介绍,接着较为系统地对纪念性建筑的历史发展进行阐述。本文宗旨在于探究纪念性建筑与地域文化的相容性,主要通过对国内外优秀实例的现场调研、文献查阅和问卷访谈,参照国内外纪念性建筑设计的发展现状和设计原则,以及纪念性建筑地域性因素的分析和应用,对纪念性建筑的地域性特征有一个客观而全面的认识。
  最后,本文以笔者亲身经历参与设计的安化云台山英雄公园规划与环境设计这一工程为典型案例,对烈士陵园与纪念性建筑的设计原则、设计方法、功能组成、意境塑造等诸多方面进行了初步分析和研究。结合这一项目的实际设计过程和成果,提出并探讨纪念性建筑地域性设计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为不同类型的纪念性建筑在地域性设计这一层面提供相关策略,并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