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公路PPP项目合理投资收益确定及其调整的研究
【6h】

公路PPP项目合理投资收益确定及其调整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及内容

第2章 理论基础研究

2.1 PPP模式概述

2.2 PPP项目利益分配的相关理论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公路PPP项目合理收益上下限测算研究

3.1 影响合理收益率的因素

3.2 PPP项目收益率的形式

3.3 合理收益率上下限测算模型的构建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公路PPP项目投资收益调整研究

4.1 公路PPP项目收益分析

4.2 现有收益调整方法分析

4.3 收益调整模型的构建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实证分析

5.1 案例背景

5.2 合理收益率上下限确定

5.3 基于收益调整模型求解调整比例

5.4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展开▼

摘要

为了进一步拓宽建设项目的融资渠道,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大力推广PPP(Public Private Partnership)模式,在公路工程建设中也得到了广泛推广和应用。然而,由于难以准确预测交通量等情况,公路PPP项目容易发生超额收益或收益不足的问题。项目收益不足,社会投资者将承担较大的财务风险,甚至面临项目经营难以为继的局面,将严重影响社会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建设的积极性;而私人部门获取超额收益,则会带来政府与私人部门争利、公众反对等一系列问题。交通运输部2015年7月发布的《收费公路管理条例》(修订稿)中第十三条规定:特许经营公路的经营期限,按照收回投资并有合理回报的原则确定,并通过收费标准动态调整、收益调节等方式控制合理回报。其中对于如何测定合理回报、以何种方式进行收益调节均未明确规定。基于此,本文针对政府和私人部门之间的收益分配问题进行了以下研究:
  首先,梳理和分析了利益相关者理论、投资回报分析理论和 PPP项目收益分配理论等理论,为后续分析提供理论基础和方向。
  其次,分析了PPP项目合理回报的影响因素以及目前项目收益率的表现形式,判断出公路PPP项目采用浮动比率式收益更合适,即需要确定项目收益率的上限和下限值。其中采用服务等级差法测算合理收益上限,借助基准收益率测算模型计算收益下限值。由此构建合理收益率上下限测算模型,为解决特许经营公路项目合理回报的确定问题提供了新思路。
  再次,分析了经营性公路的交通量及其波动率、特许价格和特许期等影响项目收益的关键因素。借助蒙特卡洛模拟工具对其进行量化,并运用净现值法测算出项目收益率。接着,针对收益率超出合理收益上下限范围的情形,构建了收益调整模型,通过调整保底车流量和政府收益分享比例的方式进行收益调节。
  最后,通过某高速公路模拟案例,对合理收益上下限测算模型和收益调整模型进行详细说明与论证。研究表明,运用合理收益上下限测算模型和收益调整模型对项目收益进行动态监管与调节,能更好地平衡政府和私人部门双方的利益,为公路PPP项目实现合理的收益分配提供参考。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