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李二曲一念思想阐微
【6h】

李二曲一念思想阐微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第1章 绪论

1.1研究现状

1.2选题背景及意义

1.3研究思路及创新之处

1.3.1研究思路

1.3.2创新之处

第 2章 一念与本体

2.1一念天理

2.1.1一念与“性即理”

2.1.2一念与“心即理”

2.1.3一念与“虚明寂定”

2.2一念本心

2.2.1一念与心

2.2.2一念与意

2.2.3一念与知

2.2.4一念与物

2.3一念与儒释道圆融

2.3.1援道入儒

2.3.2援佛入儒

2.3.3对阳明学与阳明后学的统合

第3章 一念与知行

3.1一念体用

3.1.1一念明体

3.1.2一念适用

3.1.3一念赅体用

3.2一念知行

3.2.1一念真知

3.2.2一念实行

3.2.3一念合知行

第4章 一念与工夫

4.1敬念为本

4.1.1持敬修身

4.1.2居敬存心

4.1.3知敬复初

4.2静念为基

4.2.1静坐立志

4.2.2静定虚明

4.2.3静动两静

4.3一念贯通

4.3.1一念修敬

4.3.2一念主静

4.3.3一念慎独

4.4一念万年

4.4.1一念义利

4.4.2一念善恶

4.4.3一念复性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展开▼

摘要

李颙(1627-1705),字中孚,号二曲,是清初理学的重要代表。二曲理学以一念思想为核心。“一念”源于佛学,经王阳明、王龙溪、刘蕺山等心学一脉几经阐发,逐渐成为明末清初儒学理论中的重要概念。二曲吸收前人思想成果,认为“一念”既是天道运行中永恒价值的体现,也是人心具现时的瞬间发显,亦天亦人,亦理亦心,亦虚亦实,亦本亦末,亦体亦用,亦久亦暂,由此形成其本体、知行、工夫三位一体的一念之学。
  首先,二曲将“一念”视为本原本体的流行,心意知物的一贯,并与传统理学的“天道→性理→心知”逻辑对接,形成“天道→性理→心知→一念”的更为细腻严谨的本体图式。其次,二曲以“一念”联结体用和知行,从“一念”的后天经验性论证体必达于用、知须见于行,从“一念”的先天普遍性证明用必依乎体、行必据乎知,二者合一论证一念对体用知行的统一作用。最终,二曲以“一念”贯通修养工夫,提出一念修敬,一念主静,一念慎独,并以一念万年,即一与多、常与变、本与末,明辨义利、善恶、复性,揭示出一念与工夫的密切关联。
  二曲以个体自发自觉之“一念”沟通先天虚灵的良知,避免了一谈良知本体便脱离日用工夫的空疏,是阳明心学的又一次发展。二曲将“一念”与居敬、主静、慎独、格物相结合,要求实学实效,良知物理缺一不可,以陆王本体导程朱工夫,以程朱工夫补陆王本体,促进了程朱陆王心性之学的融汇与互补。清初学术以实用实学为普遍诉求,义理学主动自觉向功理学、形而上学主动自觉向形而下学过渡。二曲的一念之学正是清初理学实学化过程中的重要一环。
  梁启超先生认为“清代学派之运动,乃‘研究法的运动’,非‘主义的运动’。”现代学者多以“悔过自新”、“明体适用”概括二曲理学的特点,但是所论主要在二曲理学的“适用”层面,对“明体”层面探析不足,对一念思想关及甚少。以一念思想为核心探讨二曲理学的特点,反映其理论高度,总览其学术格局,是对学界研究的补充,也从一个侧面说明,至少清初理学有“主义(义理)的运动”。

著录项

  • 作者

    申健;

  • 作者单位

    湖南大学;

  • 授予单位 湖南大学;
  • 学科 中国哲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章启辉;
  • 年度 2017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其他;
  • 关键词

    李颙; 二曲理学; 一念思想;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