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金融科技对我国金融发展的影响研究
【6h】

金融科技对我国金融发展的影响研究

 

目录

第一个书签之前

摘 要

Abstract

目 录

插图索引

附表索引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关于金融科技的文献综述

1.2.2 关于金融发展的文献综述

1.2.3 关于金融科技影响金融发展的相关文献综述

1.2.4 对现有研究的评述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图1.1 论文基本框架图

1.3.2 研究方法

1.4 本文创新点

第2章 金融科技影响金融发展的理论分析

2.1 金融科技内涵界定及商业模式的分析

2.1.1 金融科技内涵的界定

图2.1 金融科技发展阶段

图2.2 金融科技业务内涵

2.1.2 金融科技业务分类和发展特征

表2.1 金融科技业务分类明细

表2.2 中国十大知名投资机构对金融科技投资案例汇总

图2.3 五大商业银行加速拥抱金融科技

2.1.3 金融科技商业模式分析

图2.4 第三方支付流程图

表2.3 区块链技术在跨境支付结算领域的探索与实践

图2.5 大数据金融系统

图2.6 基于金融科技的智能信贷全流程

2.2金融科技发展动力分析

2.2.1基于技术供给驱动的角度

2.2.2基于金融需求驱动的角度

2.2.3基于制度政策驱动的角度

2.3 金融科技影响金融发展的作用机制

2.3.1 知识技术溢出

2.3.2 金融资源配置

2.3.3 金融脱媒

第3章 金融科技指数测算与金融发展描述性统计

3.1 我国金融科技指数的构建

3.1.1 我国金融科技指数的构建原则

3.1.2 我国金融科技指数构建的基本思路

3.1.3 我国金融科技指数构建的方法

3.2 我国金融科技指数的合成

3.2.1 数据的选择与处理

表3.1 金融科技原始词库

3.2.2 主成分分析

表3.2 主成分分析特征值及占比情况

表3.3 金融科技指标因子载荷矩阵

3.2.3 我国金融科技发展的统计性描述

图3.1 我国的金融科技发展指数

表3.4 描述性统计分析

3.3 我国金融发展的统计性描述及现状考察

3.3.1 我国金融发展规模的统计性描述及现状考察

图3.2 我国2008-2017年金融发展规模情况(万亿元)

3.3.2 我国金融发展结构的统计性描述及现状考察

图3.3 我国2008-2017年直接融资占比情况(%)

3.3.4 我国金融经营效率的统计性描述及现状考察

图3.4 我国2008-2017年存贷比波动情况(%)

第4章 金融科技影响金融发展的实证研究

4.1 数据来源及指标处理

表4.1 指标说明

表4.2 描述性统计分析

4.2 最优模型滞后阶数的确定

表4.3 VAR模型滞后阶数检验结果

图4.1 VAR(6)模型单位根倒数值发布情况

4.3 基于VAR模型的金融科技影响金融发展的实证分析

4.3.1 单位根检验

表4.4 变量的时间序列单位根检验结果

4.3.2 协整检验

表4.5 Johansen协整检验结果

4.3.3 误差修正模型检验

表4.6 误差修正模型回归结果

4.3.4 脉冲响应分析

图4.2 金融科技对金融发展规模的脉冲影响 图4.3 金融科技对金融发展结构的脉冲影响

图4.4 金融科技对金融经营效率的脉冲影响

4.3.5 方差分解分析

表4.7 金融科技对金融发展预测误差的方差分解

第5章 发展金融科技的政策建议

5.1 培育金融科技专业知识技能

5.1.1 加快金融科技人力资本年轻化建设

5.1.2 深化金融科技课程体系改革

5.1.3 畅通金融科技知识技术交流渠道

5.2 推动金融机构科技应用服务升级

5.2.1 深化金融机构与金融科技企业合作

5.2.2 强化应用领域金融科技研发与创新

5.3 构建金融科技发展生态

5.3.1 加强金融科技知识产权保护

5.3.2 重视监管科技基础设施建设

5.3.3 制定金融科技应用标准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攻读硕士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致谢

展开▼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AI论文写作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