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高校知识产权管理过程中的利益平衡问题研究
【6h】

高校知识产权管理过程中的利益平衡问题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毋庸质疑,“知识产权”是当今时期使用最为频繁的词语之一。随着人们对自身创造性智力成果权利意识的增强,要求知识产权保护的呼声也一浪高过一浪。网络技术的出现,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深层地改变了信息复制、知识传播的速度与频率,深刻地改变了知识创新与知识扩散的强度和密度。在知识经济兴起,新信息技术发展的背景下,以知识产品为主要内容的信息资源共享与知识产权保护成为当代信息领域两大世界性的潮流。信息资源共享建立在信息开放、扩大流通的基础之上,要求信息无偿或低成本使用,限制信息专有,反对信息垄断,代表现实社会公众利益。知识产权则是基于个人的智力创造性劳动成果依法所产生的权利,为权利人所独占或垄断,具有专有性、排他险,保障社会知识创新,代表个人利益。两者对立统一,相互促进。对于知识产品的共有与专有,加强此方,就相对地削弱彼方,反之亦然。法律作为公共选择的制度安排,是对社会矛盾的权利主体的利益调整和行为规范。因此,知识产权制度需要对其所保护的权利人与社会公众之间的利益进行协调,以达到制度安排的平衡目标。 利益平衡是知识产权制度的价值目标和理论基石。知识产权制度应本着这一原则,充分考虑权利人与社会公众双方的合理权益,协调两者间的关系。这样才可能使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成为科技进步、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的度量衡和公平秤。目前,国内外对这一领域的研究刚刚起步,专著和相关论文较少。所以,系统研究知识产权利益平衡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本文拟从高校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对知识创新的积极作用引发深层的反思,分析知识产品的双重属性和知识产权的私权性质,探讨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内在关系以及高校知识产权管理制度的价值目标,从高校的内部机制的建立和外部法律环境两个层面重点研究高校知识产权管理制度中权利人利益与社会公众利益之间的平衡问题,主张建立高校知识产权的利益平衡机制。 全文共分四章。第一章论述了本文的研究对象,国内外的研究成果以及研究方法;第二章简单介绍了高校知识产权的相关定义,为后文的论述奠定基本理论基础;第三章和第四章是本论文的主体部分。第三章则论述了我国高校知识产权管理中利益平衡的理论基础分析。通过分析我国高校知识产权管理中利益平衡问题存在的客观基础,比较我国高校知识产权管理中的利益构成,得出我国高校知识产权管理中利益平衡的价值目标;第四章提出高校知识产权管理中利益平衡机制的构建,结合前面的分析和比较最终得出相关的结论和建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