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诗歌语篇象似性的言语行为分析
【6h】

诗歌语篇象似性的言语行为分析

代理获取

摘要

象似性理论作为符号学和认知语言学的一个重要理论,已经受到国内外语言学界的广泛关注。语言学家们对语言中的象似性现象做出了详尽的解释,归纳出了语言中不同的象似性原则和特点,丰富和完善了象似性理论体系。随着象似性理论的发展,国内开始有学者将象似性理论与诗歌欣赏和诗歌翻译结合起来,取得了重要研究成果。本文将对英汉诗歌中表出的象似性进行系统的分析,以期待对相似度高的英汉诗歌欣赏有所启示。
   1991年,由Roger D.Sell主编的《文学语用学》的问世改变了以往语用学研究只重视口语,忽视书面语特别是文学作品的局面,标志着“文学语用学”正式进入研究视野。近30年来,国内外学者在文学研究中运用语言学方法取得了一些成果,文学语用学得到较快发展,多部专著相继面世。但单方面地从诗学角度切入进行语用分析的研究还是鲜有学者涉足。诗歌是精炼的文学艺术,其材料是语言,因此,诗歌是语言使用的一种方式,是施事言语行为。但是诗歌又有其区别于其他语言的独特模式,它是作者以文本的形式与读者进行交流,因此,诗歌不仅可以“以音示意”,还可以“以形示意”,也正因为如此,很多诗人在编排诗歌时总是运用其在视觉或听觉上的象似性来表达其言外之力。本文将运用Austin言语行为理论的三分法来分析诗歌语篇的象似性,借以丰富象似度高的诗歌的欣赏、分析与研究。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