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一带一路”铁路对外基建投资吸纳钢铁过剩产能研究
【6h】

“一带一路”铁路对外基建投资吸纳钢铁过剩产能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

第二节 研究意义

第三节 研究方法和思路

第四节 文献综述

第二章 相关理论

第一节 基础设施建设与经济发展相关性理论

第二节 对外直接投资理论

第三章 钢铁产业产能过剩现状

第一节 宏观经济下行与产能过剩

第二节 我国钢铁产业产能过剩统计分析

第四章 “一带一路”铁路基建投资对钢铁产能的吸纳

第一节 “一带一路”区域经济一体化构想与铁路建设规划

第二节 吸纳钢铁产能测算

第五章 结论及政策建议

第一节 本文结论

第二节 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展开▼

摘要

2013年,习近平主席提出“一带一路”战略构想。2015年春,三部委联合发布《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为该战略给出较为全面的定位,规划了共创区域繁荣的步骤。首先,完成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打造一个便利贸易与投资的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程,需要大量资金、技术以及上游原材料稳定、全面的供给。铁路运输网络是“一带一路”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内容,原材料需求拉动作用直接体现在钢铁产业上;国内钢铁产业是工信部公开数据产能过剩最严重的产业之一。近年国内宏观经济下行状况持续,长期的高投资、高杠杆刺激政策渐露弊端,中央政府祭出供给侧改革大旗,首先针对产能过剩问题展开革新举措。那么,我国钢铁产能过剩程度究竟如何,“一带一路”铁路对外基建投资带来的钢铁需求能多大程度吸纳过剩产能,我国钢铁产业应该如何完成这场革新,这些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在借鉴其他学者研究理论、分析方法的基础上,本文第三章选取产能利用率、库存量与库存周转期指标分析了我国钢铁产业产能过剩的现状,从总量和结构方面共同描绘了产能利用和产品供需情况的面貌。第四章梳理了“一带一路”铁路建设规划,以已经达成合作即将付诸实施的项目为基础,测算主要钢材需求,分析其对钢铁过剩产能的吸纳作用。
  经过分析得出结论:(1)总量方面,我国粗钢产能利用和库存水平过剩程度都较严重,未来几年将会是去产能攻坚的严峻时期;(2)结构方面,我国建筑用钢材品种过剩较严重,但板带材与管材紧俏,高技术特种钢材和重轨生产线生产能力尚有不足;(3)对钢铁产成品库存,“一带一路”铁路基建投资吸纳作用是比较可观的,但对过剩产能吸纳作用就有限得多;(4)对铁路建设专用钢材品种,“一带一路”吸纳作用较大,对通用建筑类钢材品种吸纳作用很小;(5)由于多个高端钢材品种由于未能实现国产化,“一带一路”这方面需求对现存低端产品线产能吸纳没有作用。
  要真正解决我国钢铁产业产能过剩的问题,本文在第五章提出政策建议:(1)鼓励企业“出海”,推动过剩产能消化;(2)长期来看,坚持总量消减和产业结构优化、技术创新并举的供给侧改革,淘汰落后产能企业,实现技术水平偏低、市场需求低迷品种的生产能力向高精技术品种转移。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