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城市与边远地区常见慢性病及指标异常流行病学分析
【6h】

城市与边远地区常见慢性病及指标异常流行病学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第1章 绪论

1.1流行病学概述

1.2 慢性病概述

1.3 主要慢性病及流行病学概述

1.4 我国慢性病的防治现状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2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体检内容

2.3 研究方法

2.4 定义及诊断标准

2.5 数据整理与分析

第3章 结果

3.1 调查人群的性别和年龄构成

3.2 武汉中南民族大学教师慢性病患病率的检出情况

3.3 武汉中南民族大学教师与内蒙古某职工慢性病指标异常结果

3.4 2012-2014年内蒙古某医院住院病例慢性病构成情况

第4章 讨论

4.1 城市慢性病患病率的结果分析

4.2 边远地区的慢性病患病率的结果分析

4.3 城市和边远地区的慢性病患病率对比分析

4.4 对于慢性病的防治措施分析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展开▼

摘要

研究背景:
  流行病学是研究某类特定人群的疾病分布和患病原因,继而对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健康措施的科学。慢性病是一类具有多种发病原因、病因复杂、发病隐匿且潜伏期长、并伴有多发病等特点的疾病。在我国,慢性病的患病率与死亡率逐年上升,并呈现年轻化。湖北武汉处于我国中部,其地区及人群特点为:①气候炎热湿润;②经济较为发达;③饮食种类多样,饮食结构复杂;④人口密度大,人群的文化程度较高,年轻人居多。内蒙古处于我国北方边界,其地区及人群特点为:①气候寒冷干燥;②经济欠发达;③饮食种类单一,食物以肉、奶为主,食盐量大;④人口密度小,人群的文化程度低,老年人居多。以往研究慢性病流行病学调查的往往集中某一地区,尚缺乏关于城市与边远地区的慢性病流行病学分析。
  研究目的:
  掌握城市与边远地区近五年慢性病患病率的变化规律,揭示两个地区重点需要关注的慢性病流行病学特点,并针对两个地区高发的慢性病的防治进一步提出合理的建议。
  研究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的人群范围的选择依据两个地区的地理位置相距较远以及两个地区人群的差异度较大,分别选以武汉中南民族大学教师人群为城市地区代表,以内蒙古某单位职工人群为边远地区代表。
  通过对武汉中南民族大学教师2014年体检报告分析发现,中南民族大学教师的慢性病指标出现异常,同一时期,对内蒙古某单位职工2014年的体检报告分析中也出现慢性病指标异常的情况,慢性病指标异常说明易发病,应引起重视,并且无论是国家还是地区对慢性病均进行了干预措施。对此,开展关于两个地区的慢性病流行病学分析。
  分别选取2009年武汉中南民族大学教师的体检报告和对2012年内蒙古某医院住院患者病例筛查,着重统计分析前六位慢性病的检出情况。由于两个地区近五年均对慢性病进行防治干预措施,为总结出这些措施对慢性病的改善影响,作者进一步选取2013年武汉中南民族大学教师的体检报告和2014年内蒙古某医院住院患者病例,统计前六位慢性病的检出情况,然后分别分析两个地区近五年慢性病患病率,最后将近五年武汉地区与内蒙古地区的慢性病分布与构成进行对比分析,对比两个地区慢性病分布与构成的不同。最终在两个地区的慢性病防治措施的基础上,对慢性病的防治工作提出合理建议。
  数据使用Excel软件整理数据并使用Graphpad进行作图。数据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数据分析进行卡方检验,检验水准α=0.05,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研究结果:
  (一)2009-2013年武汉中南民族大学教师慢性病患病率的检出情况:
  ①2009年武汉中南民族大学1546名教师体检报告中常见慢性疾病患病率检出前六位是:肥胖(43.0%)、肝脏疾病(32.8%)、高血压(26.8%)、心血管病(23.0%)、糖尿病(15.7%)、肾脏疾病(12.4%);
  ②2013年武汉中南民族大学1507名教师体检报告中常见慢性疾病患病率检出前六位是:肝脏疾病(40.4%)、心血管病(20.3%)、肾脏疾病(18.8%)、肥胖(18.4%)、高血压(17.0%)和糖尿病(9.7%);
  ③对比2009年的体检结果,教师群体中肝脏疾病及肾脏疾病的患病率明显升高,而心血管病、肥胖、高血压、糖尿病等患病率则有所下降。
  (二)2014年武汉中南民族大学教师与内蒙古某职工慢性病指标异常结果:
  ①武汉中南民族大学教师的肥胖指标(BMI)、肝功能指标(ALT/AST)、血糖指标(Glu)和血压指标(SBP)异常率为20.5%、20.5%、8.8%和12.1%;②内蒙古某单位职工的肥胖指标(BMI)、肝功能指标(ALT/AST)、血糖指标(Glu)和血压指标(SBP)异常率分别为24.0%、24.0%、11.2%和4.6%。
  (三)2012-2014年内蒙古某医院住院患者慢性病患病率的检出情况:
  ①2012年内蒙古某医院住院患者10529名病例筛查中常见慢性疾病患病率检出前六位是:肝脏疾病(31.2%)、肥胖(20.3%)、癌症(16.4%)、心血管病(10.1%)、糖尿病(10.0%)、慢性肺病(9.1%);
  ②2014年内蒙古某医院住院患者12458人病例筛查中常见慢性疾病患病率检出前六位是:肝脏疾病(27.3%)、肥胖(17.1%)、癌症(12.9%)、糖尿病(10.0%)、心血管病(9.1%)、慢性肺病(8.4%);
  ③对比2012年的统计结果,内蒙古某医院的住院患者肝脏疾病、肥胖、癌症、心血管病、慢性肺病患病率均有所下降。
  研究结论:
  在城市武汉地区,肥胖、肝脏疾病、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病患病率处于较高水平,建议增强人们的慢性病防治意识,继续进行健康教育宣传栏、公众健康咨询活动以及健康讲座。对于青年人,加强慢性病的防患意识,从源头上杜绝慢性病的发生,改善饮食方式,进行有规律饮食,勿要暴饮暴食或者每晚进行宵夜,改善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如熬夜、不进行体育锻炼等。对于老年人,尽量做到及早发现,及早治疗,及时降低慢性病并发症对人体的再次伤害。
  在边远地区内蒙古,肝脏疾病、心血管病、高血压和肾脏疾病等慢性病患病率低于城市地区,但是在内蒙古地区慢性病患病率依然较高,在同样需要提高边远地区人们的慢性病防治意识的前提下,还需要:①对边远地区加大医疗设备的投入;②应关注女性心血管疾病的发生;③应关注没有医保且对自身无法提供最基础身体检查的人群,为他们给予一些政策上的扶持;④应关注人们的吸烟状况,将控制吸烟作为干预慢性肺病的一种方法。
  综上所述,对于慢性病的防治措施首先从严格控制个人的饮食习惯(少盐少肉,进行合理饮食,严格控制饮酒量)等开始,需要强调的是,并不是文化程度高或者经济收入高的人群慢性病患病率就低,而是与人们日常生活习惯紧密相连;其次,增强体育锻炼,并且倡导每年一次体检;最后,对于制定慢性病防治措施时,需要根据不同地区制定不同的防治措施,并且要对干预措施及时给予反馈,对没有改善的慢性病及时给予新的防治措施,以提高公众的生命健康。

著录项

  • 作者

    郑淑梅;

  • 作者单位

    中南民族大学;

  • 授予单位 中南民族大学;
  • 学科 药物化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唐和斌;
  • 年度 2016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R181.32;
  • 关键词

    城市人群; 边远地区; 常见慢性病; 流行病学;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