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物元分析法的连云港港进港航道通航环境风险评价研究
【6h】

基于物元分析法的连云港港进港航道通航环境风险评价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1章 绪论

1.1论文研究的背景

1.2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1研究的目的

1.2.2研究的意义

1.3国内外研究现状

1.4论文的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主要的研究内容

1.4.2研究方法

第2章 连云港港进港航道水域通航环境现状分析

2.1港口概况

2.1.1港口现状

2.1.2港口规划

2.2进港航道概况

2.2.1进港航道现状

2.2.2进港航道规划

2.2.3碍航物分布状况

2.3进港航道水域自然环境状况

2.3.1水文条件

2.3.2气象条件

2.4助航标志和设施

2.5船舶交通流统计分析

2.6水上交通事故分类分级统计分析

2.6.1时间分布规律

2.6.2空间分布规律

2.6.3水上交通事故的船舶分布规律

2.6.4水上交通事故致因分析

第3章 通航环境风险评价方法的确定和指标的选取

3.1通航环境风险评价概述

3.2常用的风险评价方法介绍

3.3连云港港进港航道通航环境风险评价方法的确定

3.4物元分析法的介绍

3.5通航环境风险评价指标的选取

3.5.1通航环境风险评价指标选取的原则

3.5.2通航环境风险评价指标的选取

第4章 基于物元分析法的通航环境风险评价

4.1层次结构的建立

4.2通航环境风险评价物元模型的建立

4.2.1评价因子与标准

4.2.2确定经典域、节域物元矩阵

4.2.3评价因素权重的确定

4.2.4关联度的计算

4.3评价结论

第5章 进港航道水域通航环境风险控制建议

5.1水文气象因素的风险控制建议

5.2航道条件因素的风险控制建议

5.3船舶交通流因素的风险控制建议

5.4导助航设施因素的风险控制建议

5.5健全水上交通事故预警机制

5.6交通管理系统重点监管对象的确立

第6章 总结

6.1研究成果

6.2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 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参与科研情况

附录:连云港港口进港航道通航环境风险评价专家调查表

展开▼

摘要

进入21世纪后,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便驶入了快车道,港口航运业也到了一个空前繁荣的发展时期,随之带来了船舶吨级增大,船速加快,港口及其附近水域船舶的密度越来越大,使得通航环境发生了变化,港口水上交通事故时有发生。正是因为水上交通事故日益增多,通航环境风险评价引起了很多学者的关注。近几十年来,国内外有关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对通航环境风险评价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欧美等水运发达国家,尤其是欧洲,非常重视水上交通安全的研究,采用系统工程理论发展完善水上交通安全理论体系,并运用最新理论方法和信息技术分析建立各种风险评价模型,提出各种安全管理对策,从根本上把水上交通事故数降低到全社会可接受风险水平之下。
   本文在大量查阅国内外学术成果的基础上,对各种风险评价方法的原理、应用进行深入的剖析,发现尽管风险评价方法很多,但具体应用在水域通航环境风险评价方面的评价方法却局限于少数几种,基于此,本文将目前应用非常广泛、计算简便的物元分析法引入到通航环境风险评价中。
   本文首先对连云港港进港航道水域水上交通安全管理现状进行分析,主要从港口航道现状及规划、自然环境、航行环境、交通流状况和交通事故等五个方面进行较为详细的分析。通过分析水上交通事故,得出了连云港港进港航道水域水上交通事故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规律性,找出了连云港港进港航道水域水上交通事故发生的主要致因。
   其次,通过对多种风险评价方法进行综合比选,选取物元分析作为本研究的评价方法;在水上交通事故致因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船舶驾引人员、航运科研工作者、航运管理者等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合国内外文献资料确定本研究风险评价的指标体系。然后建立连云港港进港航道通航环境风险评价模型。
   最后,通过计算得出风险评价结果:连云港港进港航道水域通航环境安全等级为低风险度。根据风险评价结果,以及水上交通事故统计分析结论,提出连云港港进港航道水域通航环境风险控制建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