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复杂海上工程施工期的通航安全动态风险评价模型研究
【6h】

复杂海上工程施工期的通航安全动态风险评价模型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来源

1.2 研究背景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目的与意义

1.5 本文主要的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6 本文采取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

1.7 小结

第2章 海上工程施工期通航安全风险评价理论

2.1 海上施工施工期通航安全风险评价基本原理

2.2 动态风险评价方法综述

2.3 小结

第3章 复杂海上工程施工期的通航安全模糊综合评价研究

3.1 复杂海上工程动态特征分析

3.2 风险评价模型指标体系的建立

3.3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的海上工程施工期通航安全风险评价

3.4 小结

第4章 基于动态风险评价模型的复杂海上工程施工期的通航安全评价研究

4.1 构建动态风险评价模型

4.2 复杂海上工程施工的通航安全动态风险评价

4.3 安全保障措施

4.4 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研究结论

5.2 创新点

5.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专利情况

展开▼

摘要

随着航运事业的快速发展,近年来船舶呈现出大型化、专业化、高速化的飞速发展趋势,同时随着沿海经济的快速发展,海上能源的综合开发利用越来越普遍,各类水工设施、跨海大桥、海底隧道、海上钻井平台等复杂的海上施工作业越来越多,海上工程施工作业期间会占用一定的通航水域,对附近水域的船舶通航安全造成一定的影响。然而,海上施工战线长、高危险施工设备多、受海洋气候影响较大,且其安全管理模式不完善,使得海上施工期间对于船舶的通航安全存在隐患。因此,对海上施工安全隐患进行风险分析和控制,建立一种有效的安全保障措施,对减少海上施工事故的发生,保障海上施工期间的通航安全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青岛海底隧道勘探工程是一种典型的复杂海上工程,其施工期通航水域环境受多种因素影响,信息采集难度大,且存在较强的模糊性和未知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风险评估结果的准确性。为了方便对通航风险评估的研究,本文通过通航安全风险评价与安全保障措施等研究,充分考虑复杂海上工程施工期的特征及影响通航安全的风险因子,分析了适应海上工程施工期通航安全风险评价指标,构建了相应的层次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并应运层次分析法与模糊理论,建立了海上海底隧道施工期的通航安全风险综合评价模型,在借鉴风险量化的概念的基础上对通航风险危险度等级进行了划分,从而对施工期的通航安全状态进行风险评价。
  施工期对通航水域的影响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针对施工段对通航水域存在时间与空间上的关联性,此文应用马尔可夫原理,将该通航安全风险状态划分为时间序列的状态转移过程,构建了基于马尔可夫过程的风险评价模型,通过不同时间段施工水域对通航安全的风险识别,得到风险转移概率矩阵,以此为基础,对通航风险进行动态评价预测,从而实时有效的提高了风险评价的有效性,并建立标准化的保障措施,最终实现施工期的通航安全保障。
  论文构建了复杂海上工程施工期通航安全风险综合评价模型与动态风险评价模型,详尽地描述了海上工程施工期间通航安全的静态风险与动态风险的关系,对海上工程施工期间通航安全管理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同时可以为港口基础设施规划、船舶交通组织与海事安全保障体系的建立提供参考。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