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环糊精对壳聚糖微胶囊形态及释放行为的影响
【6h】

环糊精对壳聚糖微胶囊形态及释放行为的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第一章 绪论

1.1 壳聚糖及其衍生物的发展与应用

1.2 刺激响应型微胶囊

1.3 环糊精的研究进展

1.4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和内容

第二章 壳聚糖微胶囊对环糊精溶液的刺激响应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3 结果与讨论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环糊精对微胶囊释放行为的影响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3 结果与讨论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聚合物微球的微流控制备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3 结果与讨论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展开▼

摘要

核壳型微胶囊能够封装内部芯材,并保护芯材物质,使其免受破坏;因而受到研究人员的关注。为了更好地控制内部芯材的释放,刺激响应型微胶囊成为微胶囊研究的重点。这类微胶囊能够在外界环境如 pH、温度、离子浓度、化学试剂等的刺激下产生响应,从而控制内部芯材的释放速度。本文利用环糊精作为化学刺激源,制备得到具有化学刺激响应的微胶囊。另外,本文还尝试利用微流控装置制备具有优良特性的聚合物微球。 本论文主要探究了一种易于操作的新方法来实现壳聚糖微胶囊内部物质的可控释放。这种微胶囊具有液体芯材和较为坚硬的外壳,它是通过将壳聚糖溶液逐滴加入阴离子电解质溶液中形成的。我们发现这种壳聚糖微胶囊能够对环糊精的刺激产生响应。当β-环糊精(β-CD)与微胶囊上的阴离子电解质发生包合作用时,β-CD能够破坏这种微胶囊。通过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这种破坏过程进行了表征和分析。此外,微胶囊会在酸性溶液中出现体积膨胀而在碱性溶液中出现体积收缩。β-CD对微胶囊的破坏速度随β-CD溶液的酸度或碱度的增加而增加。 被封装在壳聚糖微胶囊内部液芯中的罗丹明B可以在β-CD的作用下从微胶囊内部释放出来。释放速度可以通过调节β-CD溶液的pH值,浓度来加以控制。罗丹明B的释放速率随β-CD溶液的酸度或碱度的增加而增加。β-CD溶液的浓度升高,微胶囊内部物质的释放速率增快。而且,β-CD对微胶囊的破坏速度比ɑ-CD对微胶囊的破坏速度更快。 第二部分工作初步探索了一种制备聚合物微球的新方法。先以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为乳化剂合成了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PMMA-co-BA)乳液,然后通过微流控装置成功制备得到乳液/壳聚糖微球。液相选用聚乙烯醇含量为0.75%的乳液,接收液为1wt%低粘度壳聚糖和1wt%CaCl2混合物,气体流速为0.3 L/min时,可以制得形态良好的聚合物微球。这种聚合物微球的酸碱稳定性良好。当微球内封装有荧光素钠时,微球能够表现出荧光特性,而且这种荧光特性可以长时间稳定存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