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初中新生心理健康和行为状况调查分析
【6h】

初中新生心理健康和行为状况调查分析

代理获取

摘要

目的:了解初中生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和个体行为情况;分析人格特征、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其他相关因素对初中学生健康水平和个体行为的影响;探讨人格特征、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对心理健康水平和个体行为情况的作用模型。
   方法:选择武汉市某中学605名初一学生为目标研究对象;采用自制的基本情况和个人行为调查表、《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MSSMHS)》、《埃森克人格问卷》和《家庭亲密度和适应量表》封闭式量表或问卷以匿名、自填方式进行健康筛查和影响因素调查;对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t检验、方差分析、x2检验、Logistic回归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和通径分析。
   结果:1).调查对象初一学生的心理健康异常量表检出率为80.7%,中、重度异常量表检出率为40.5%,心理健康问题主要集中在强迫症状、情绪不平衡、学习压力、适应不良、人际关系紧张与敏感这五个因子。
   2).个人行为总得分2.27±0.96,主要表现为玩电子游戏73.4%,离家或企图出走13.2%,打架15%,自杀或企图自杀10.7%。
   3).心理健康水平主要影响因素为:与父母交流意愿(OR,95%CI(1.106-3.036))、N情绪不稳定(OR,95%CI(1.204-1.323))、家庭适应性(OR,95%CI(0.950-0.985))旷课或逃学(OR,95%CI(0.146-0.752))、自杀或企图自杀(OR,95%CI(1.368-6.300))。
   4).个人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中:家庭经济条件影响最大,其次是父母是否在外地、性别、神经质、家庭亲密度,和心理健康异常水平。
   5).拟合模型一,家庭亲密度对个体行为直接效果为-0.1、间接效果-0.045,总效果为-0.145;家庭适应度对个体行为直接效果为-0.1;间接效果-0.019,总效果为-0.119;神经质对个体行为效果为0.114。
   6).拟合模型二,家庭亲密度对健康异常水平直接效果为-0.24;也有间接效果-0.014,总效果为-0.254;家庭适应度对心理健康异常水平为直接效果为-0.1;间接效果-0.017,总效果为-0.117。神经质对健康异常水平效果为0.034。
   结论:该研究对象的初一学生心理健康异常量表检出率很高,并且中、重度心理问题量表检出率也很高,需要提高警惕和重视。且在情绪稳定型、家庭关系、家庭适应对其存在显著影响,个人行为与心理健康间关系密切。初一学生的个人不良行为整体发生率比较低,健康危害性较高。性别、情绪稳定型、家庭条件、家庭亲密度度对其影响显著。建议针对中学生特点开展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和个人行为干预策略。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