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市场势力研究--来自中国汽车制造业的实证
【6h】

市场势力研究--来自中国汽车制造业的实证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导论

第一节本文的选题背景及意义

一、选题背景和问题的提出

二、本文的选题意义

第二节本文的内容安排与研究方法

一、本文的研究思路

二、本文的研究内容与框架

三、本文的重点与难点

四、本文的研究方法

第三节本文的创新点及未来展望

一、本文的创新点

二、本文的不足及进一步研究方向

第二章文献综述

第一节相关文献检索情况

一、外文文献检索情况

二、中文文献检索情况

一、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二、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第三节总体评价

一、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的评价

二、本文研究的出发点

本章小结

第三章市场势力的涵义、分类与测度

第一节市场势力的涵义

一、市场势力的界定

二、市场势力的内涵

三、市场势力的外延

四、市场势力与垄断势力、市场竞争力及竞争能力的区别

第二节市场势力的分类

一、长期市场势力和短期市场势力

二、进攻性市场势力和防御性市场势力

三、强市场势力、中等市场势力及弱市场势力

四、国内区域市场势力与国际市场势力

第三节市场势力的测度与判定

一、基于纵向维度的市场势力的测度方法

二、基于横向维度的市场势力的测度方法

三、市场势力的判定标准

本章小结

第四章市场势力形成与变化的影响因素

第一节市场势力形成与变化的外在因素

一、经济发展阶段

二、产业生命周期

三、制度因素

四、资源禀赋

五、需求条件

六、对外开放度

第二节市场势力形成与变化的内在因素

一、市场行为因素

二、市场结构因素

三、效率因素

本章小结

第五章市场势力对市场绩效与福利的影响

第一节市场势力对市场绩效的影响

一、市场势力对产业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

二、市场势力对产业规模经济效率的影响

三、市场势力对产业技术进步效率的影响

第二节市场势力对福利的影响

一、市场势力对消费者福利的影响

二、市场势力对生产者福利的影响

三、市场势力对收入分配的影响

四、市场势力对社会福利净损失的影响

本章小结

第六章实证研究——以中国汽车制造业为例

第一节对选取的中国汽车制造业的说明

一、汽车制造业的界定及特征

二、全球汽车制造业产业组织的发展趋势与在中国的格局

三、汽车制造业在中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四、中国汽车制造业的发展历程

五、中国汽车制造业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原因

第二节中国汽车制造业市场势力的测度与判定

一、基于纵向维度的中国汽车制造业市场势力的测度与判定

二、基于横向维度的中国汽车制造业市场势力的测度与判定

第三节中国汽车制造业市场势力形成与变化的影响因素

一、中国汽车制造业市场势力形成与变化的外在因素

二、中国汽车制造业市场势力形成与变化的内在因素

三、中国汽车制造业市场势力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

第四节中国汽车制造业市场势力对福利的影响

一、中国汽车制造业市场势力对消费者福利的影响

二、中国汽车制造业大企业市场势力对中小企业福利的影响

三、中国汽车制造业市场势力对福利净损失的影响

本章小结

第七章政策建议

第一节基于国际竞争的民族企业市场势力的培育政策

一、树立市场结构合理化的政策目标,提高民族企业国际竞争力

二、引导市场行为合理化,推动民族企业竞争能力高度化

三、鼓励企业组织合理化,实现民族企业规模化与专业化

第二节基于国内有效竞争的市场势力的规制政策

一、国内有效竞争视角下市场势力规制应参照的依据

二、国内有效竞争视角下市场势力规制必须遵循的原则

三、国内有效竞争视角下市场势力规制的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的科研成果目录

后记

展开▼

摘要

本文以中国汽车制造业为例对市场势力的理论与实证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不仅是市场势力理论发展与完善的需要,而且是中国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还是产业管理加强与产业竞争力提升的需要。19世纪末以来,大量的并购活动导致了越来越多的近乎垄断的产业的形成,这使得市场势力的核心问题之一——垄断问题得到了较为全面的讨论与关注。然而,纵观以往的相关研究,无论是产业层次的还是企业层次的研究;无论是跨产业部门的还是单个产业部门的研究,仍然缺乏对市场势力进行系统的、深入的、专门的研究。而且大多数研究侧重于市场势力的测度与反垄断政策的制定,主要与反垄断联系起来,鲜见将市场势力与有效竞争及产业国际竞争力联系起来研究;较少将重点置于市场势力从弱到强的各个阶段的区分与不同维度的考察,如市场势力与垄断势力、市场竞争力、竞争能力及国际竞争力的区分;长期市场势力与短期市场势力、国内区域市场势力与国际市场势力的识别。本文关注了这些方面,从理论上对市场势力进行了研究,这对市场势力理论的进一步发展与完善起到了良好的补充与拓展,还能推动国家反垄断法体系建设的发展与完善。美国金融危机发生以来,中国汽车制造业的振兴发展已被提到国家经济增长的战略位置,这充分地说明了汽车制造业在中国国民经济发展中的支柱地位。本文探讨了中国汽车制造业市场势力的程度、影响因素及其对福利的影响,其目的在于评估中国历次重要的汽车产业政策对于不同企业市场势力的培育与规制所起到的作用,从而评估中国汽车产业政策效应是否达到预期的目的,为政府调整与优化汽车产业政策提供依据。 首先,本文对市场势力的涵义、分类、测度与判定、影响因素及其对福利的影响进行了理论探讨,其次,以中国汽车制造业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最后,提出关于国际竞争与国内有效竞争视角的不同企业市场势力的培育与规制政策。 基于此,本文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展开:第一,市场势力的涵义、分类、测度与判定;第二,市场势力的影响因素;第三,市场势力的影响;第四,市场势力的实证研究;第五,基于国际竞争与国内有效竞争的不同企业市场势力的培育与规制政策。具体而言,本文分为七章: 第一章为导论。主要解释了本文的选题背景与意义,介绍了本文的研究内容与框架,提出了本文研究的重难点及研究方法,以及创新之处与不足。本文在研究内容上系统、深入,在研究视角上全面、动态,在研究方法上科学、合理。本文未来将围绕着买方的市场势力、产业链中的市场势力以及中国多产业的市场势力作进一步研究。 第二章为文献综述。介绍了本文写作过程中的相关文献检索情况,从而找出市场势力相关研究的重点线索,在此基础之上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详细的梳理与评价。研究发现:在理论方面,目前国内研究侧重于反垄断视角,缺乏将之与竞争力、创新等外延式拓展相联系;研究视角方面,主要局限于封闭经济,缺乏对国际竞争环境下企业市场势力构建的分析;在研究方法方面,国内研究主要采用直接测度法,缺乏多指标的综合测度与判定;在实证研究方面,国内研究侧重于垄断行业的分析,对竞争行业的研究不足,特别是关于汽车制造业市场势力的研究基本没有。基于此,本文在这几个方面进行拓展与完善。 第三章分析了市场势力的定义、内涵、分类、测度与判定标准。本文拓展了市场势力的内涵,将其界定为在特定条件下企业的综合控制能力。还特别对市场势力与垄断势力、市场竞争力、竞争能力及国际竞争力进行了区分,并从纵、横维度将其划分为长期市场势力与短期市场势力、国内区域市场势力与国际市场势力,并就此提出了相应的多指标测量方法。本文还提出采用市场结构标准、市场行为标准及市场绩效标准相结合的方法来对市场势力进行综合判定。 第四章探讨了市场势力形成与变化的影响因素。分析了市场势力形成与变化的外在影响因素,如经济发展阶段、产业生命周期、制度因素、资源禀赋、需求条件、对外开放度等,还探讨了其内在影响因素,如市场结构、市场行为、效率等。研究发现:这些因素对不同产业市场势力的形成与变化的影响各不同。其中,不同的外在因素对市场势力形成与变化的影响程度及方向各不相同:在不同经济发展阶段、产业生命周期中市场势力取值在(0~1)变动,其中在工业化后期、产业成熟期的市场势力达到最大;地方保护与市场分割、行政垄断及产业扶植政策有助于市场势力的形成与变化,而反垄断与反不正当竞争政策则抑制市场势力的扩张;丰裕的同质性资源、不易被模仿的异质性资源、资源专有权有利于增强市场势力;富有弹性的需求限制市场势力增强,缺乏弹性的需求助长市场势力;对外开放度的扩大对市场势力有抑制作用,但有助于提升产业竞争力。内在因素对市场势力形成与变化的影响主要是正向的:企业制度创新、并购行为、广告投入、技术创新、纵向限制、高市场集中度、高进入壁垒、产品高度差异化及高效率有助于市场势力的形成与变化。 第五章分析了市场势力对市场绩效与社会福利的影响。不仅探讨了市场势力对产业资源配置效率、产业规模经济效率及产业技术进步效率等市场绩效的影响,还探讨了市场势力对消费者、生产者、收入分配及福利的影响。研究发现:在非完全竞争市场中,市场势力或多或少带来资源配置的低效率,在垄断市场达到最大;市场势力推动企业通过并购、整合行为实现规模经济效率;良性的市场势力能真正地推动技术创新与技术进步的实现;市场势力减少消费者剩余,增加生产者剩余,造成一定的社会福利损失,导致收入的再分配与社会不公平。 第六章以中国汽车制造业为例探讨了市场势力及其对福利的影响。着重从纵、横维度对中国汽车制造业市场势力进行测度与判定,在此基础之上分别探讨了中国汽车制造业市场势力形成与变化的影响因素及其对社会福利的影响。研究发现:中国汽车制造业长期市场势力与国际市场势力弱小,汽车合资企业长期市场势力、短期市场势力及国内区域市场势力强大,自主品牌企业国内、国际市场势力弱小,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不足。1991-2008年,中国汽车制造业市场势力的形成与变化中,产业生命周期、资源禀赋、产业政策、对外开放度、进入壁垒、并购行为及技术创新行为等因素的影响比较显著,而经济发展阶段、需求条件、市场集中度、规模经济以及效率因素的影响不显著。这主要是由于中国汽车合资、外资企业国内区域市场势力突出,而国内自主品牌汽车企业国内、国际市场势力弱小,自主创新能力不足,规模经济效应不显著,产业竞争力弱小,从而出现与理论研究的结论不一致的市场势力“双弱”现象。 第七章主要从国际竞争与国内有效竞争两个方面来分别探讨不同企业市场势力的培育与规制政策。就国际竞争而言,民族企业市场势力的培育应该树立市场结构合理化的政策目标,提高民族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引导市场行为合理化,推动民族企业竞争能力的高度化;鼓励、支持企业组织合理化,提升民族企业的规模化与专业化水平。就国内有效竞争而言,企业市场势力的规制应该严格限制合资、外资企业长期市场势力导致的市场控制行为,特别是应监控与规制外资企业在国内的并购行为;彻底撤销来自地方政府的行政保护行为;建立科学动态的反垄断监控体系。

著录项

  • 作者

    占明珍;

  • 作者单位

    武汉大学;

  • 授予单位 武汉大学;
  • 学科 应用经济学;产业经济学
  • 授予学位 博士
  • 导师姓名 杨艳琳;
  • 年度 2011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市场势力; 中国汽车制造业;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