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乐”的词义演进与中华乐教精神之嬗变
【6h】

“乐”的词义演进与中华乐教精神之嬗变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绪论

一、研究概述

二、“乐”字源流及其演绎

第一章上古巫乐——乐教精神的大传统

一、古乐的断片

二、古乐断片中体现的巫术思维

三、“古乐”的仪式功能与神话传统的建构

第二章西周礼乐——乐教传统中的不死鸟

一、“制礼作乐”中巫术文化传统的存续

二、西周乐教传统的确立

三、先秦诸子对西周乐教的第一次回视

四、后世历代对儒家乐教的不断回视

第三章“声”、“乐”之争——“乐”与“声音之道”

一、雅乐、俗乐的千年纷争

二、“声”、“音”、“乐”的伦理层级

三、从先秦“乐语”到文人的“锦瑟”

第四章法音梵声——深入东土的声教“陀罗尼”

一、梵法东传,“音声”绝伦

二、释家“声教”与儒家“乐教”的内在因缘

三、“音声化俗”、“分别法界”与后世文士的双重价值观

第五章西学东渐中的“音乐”——本土乐教光环下的外来救世者

一、近代西方“乐法”启蒙与“乐”之变

二、日本音乐教育之“音楽”与电国“学堂乐歌”之“新音乐”

三、华夏“乐教”在“新音乐”中的“生”与“灭”

结语

一、“乐”之“移风易俗”功能古今同一

二、从“乐”演变为“音乐”的得与失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摘要

“乐”作为中华文化的元关键词之一,在中国文学、哲学、艺术、教育、政治、美学等等领域都具有文化基因的作用,而以之为中心所构成的“乐教”,更以其宣和情志、移风易俗、温柔敦厚等等功能特质而成为中华民族传承几千年的文化精神。不论是“乐”抑或“乐教”,均涵盖着“器”、“艺”、“学”、“道”多个维度,在古代社会中承担着沟通、维系“天”、“地”、“神”、“人”、“万物”之间关系的重任,历来皆为巫觋圣贤、帝王将相、文人卿士推崇备至。 然而在当代的文化语境与话语实践中,“乐”却被约定俗成地等同于现代意义上的“音乐”,从而“乐教”也在习焉不察的过程中被简单地理解为当前音乐学院教育模式中的“音乐教育”。这种对“乐”的精神性、崇高性、审美性的遮蔽与遗忘,在音乐艺术方面完全改变了华夏民族音乐自身的传承方式、审美观念以及艺术特质,完全将中国民族音乐标准化于西乐的体系,使中国音乐本身的思维特质急剧流失;在学术研究方面,从现代“音乐”概念出发去看古代音乐文献,更常常出现观点上的纷言淆乱,概念上的疑议遽兴,使得现代学者往往陷入研究文献时无益的名、实之争,抵牾丛生却难以推进。 因此,本文便运用关键词研究的方法,从字义解诠入手,结合追踪“乐”这一关键词的语义变迁,兼及“音乐”、“音声”、“声乐”等词汇的复合过程,并深入华夏民族自身的文史传统与历史语境,串联起“乐教”精神的演变历程。在资料搜集与分析过程中,运用“三重证据法”,在整理古代音乐文献的基础上,更参考考古材料、古文字材料、口述材料,将传统“小学”的训诂考据方法与文化人类学、历史哲学、神话分析、民俗学等新的思维视角相结合,并运用“文化记忆”的相关理论重新作一番审视,考察华夏之“乐”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曾经承载过的功能、意义,在捕捉词语背后的思想脉络的同时,更希望能唤起今人对中华乐教传统的回忆与反思。 第一章追溯前文字时代的古乐,将出土文物与文献记载中对古乐的文化记忆相对照,探寻“乐”字出现之前的大传统中乐教精神的孕育以及对后世思维传统、文化信仰等等观念的影响。第二章考察西周的“制礼作乐”所正式形成的乐教传统,以及后世各个朝代对其的不断回视。通过深入商周时期的历史文化语境,解析由卜辞“(蘩)”演化为金文“(肇)”的原因与文化意义。“(肇)”字以其取象与使用义例表明它在西周正式具有了音乐性仪式性的意涵,更体现了礼乐教化不断发展的过程,从中正式确立的“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的乐教精神,在历代均被看做最重要的政教理想,几千年来各个阶层均用之引导文明秩序的轨道运转,塑造着中华文化的基本精神品格。第三章讲述由礼乐教化之“乐”分派而出的另一种重于观听豫悦的传统——“声音之道”。战国文字中从“金”的“(鬟)”字形显现了“声”、“乐”之争的时代情状,标志着“乐”在政治教化和审美娱乐功能方面的分途,而由历代鸿儒确立起的“声”、“音”、“乐”的伦理层级却在承认音乐审美功能的同时始终保持着乐教传统中的伦理道德秩序。“声音之道”在下体现为各种俗乐、新声在广阔社会中与时俱进的勃勃生机,在上亦成为士阶层文人操守、审美志趣、修养格局、主体精神的综合显现,从而成就了中华“乐”文化独特而精彩的文化格局。第四章关注外来佛教的弘法“音声”为中国音乐文化所吸收的过程,并探究其“声教”观念对中华本土乐教的影响。释家的“声教”与中国“乐教”传统在仪式、教化方面的功用非常相似,但对待俗乐的态度更加宽松与包容,从而以“化入民俗”与“分别法界”的方式潜移默化地更易社会风尚以及儒家士宦、文豪名流的艺术审美习惯,一方面在音乐艺术方面扩充了雅乐的声容、发展了民间的伎乐,另一方面又形成了魏晋之后文儒之士在经学、艺文思想方面的双重世界观。第五章考察近代西学东渐之中“乐”义的突变与“乐”统的断裂。在民族自信心旁落的时代中,伴随着“学堂乐歌”、“新音乐”、“救亡乐歌”运动,“乐”、“音乐”之词义慢慢被替换成日本教育中的“音楽”,亦即西方概念中的“music”。于此同时,华夏自身的乐统则成为旧文化的糟粕被任意弃绝。西方的“音乐”最初是在本土乐教移风易俗、教化成人的传统中被引入近代中国,以之施行“美育”,整顿并提高国民素质;然而这一时期的音乐活动却也彻底将华夏民族的音乐分割断裂为新、旧两个不可跨越的历史阶段,中国传统的乐教之“乐”,也悄无声息地成为了封存在文化记忆当中的“过去”。 通过追述“乐”字及“乐教”精神的古今嬗变历程,可以发现,上古巫乐意在和畅神人,儒家乐教在于诗乐合德,文人阶层以音乐修身,外来佛教以音声弘法,近代西乐为开启民智……“乐”在华夏本土扎根、深植的几千年间不断地变易、丰富,但其“移风易俗”的功能却始终一致。而现今的“乐”已然成为西式概念中的“音乐”,现代人对于传统的“乐”仅仅只是回忆,在这回忆之中也仅剩下音乐的形式。这种断裂与遗忘在民族音乐的传承发展与学术研究的释名章义等方面均造成了不小的阻力,而对“乐”之古老传统的隔阂本身亦是宣和情性、移风易俗理想精神的某种失落。 本文梳理了从上古至民国时期“乐”的词义发展与乐教精神的历史嬗变过程,时间跨度极大,更以纵横上下的视角观照到古今不同阶级、信仰各异的文化群体,从而使文章具有厚重的思想内涵。又将中国传统的文献考据方法与文化人类学、发生学相结合,采用文化记忆的理路研究“乐”这一中国文化关键词,在真实而深刻地把握华夏之“乐”的同时,通过“回忆”重新诠释乐教传统,体现了先进的方法论价值。而通过对“乐”义演变的正本清源,指出当今文化与传统乐教的断裂,以及中国音乐教育、音乐文献研究等方面的问题,亦希冀能促进相关领域工作、研究者的讨论与反思。

著录项

  • 作者

    刘天怡;

  • 作者单位

    武汉大学;

  • 授予单位 武汉大学;
  • 学科 文艺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李建中;
  • 年度 2018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义演; 乐教;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