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论20世纪20、30年代中国象征派诗歌中的异国因素
【6h】

论20世纪20、30年代中国象征派诗歌中的异国因素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华中师范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

绪论从《恶之花》到“两生花”——中国象征诗派的诞生

第一章“东方鲍特莱”——李金发诗歌中的异国因素

一、死亡、梦魇与爱情的永恒主题

二、心境的悲凉与意象的阴冷

三、回旋的节奏与迷离的句章

四、“契合”的理论与“通感”的实践

第二章“雨巷诗人”——戴望舒诗歌中的异国因素

一、主题的“感应”与素材的“共鸣”

二、意象的灵动与意境的朦胧

三、音节的清丽与诗韵的暗香

四、隐喻的化境与暗示的神秘

第三章“诗坛泰斗”——艾青诗歌中的异国因素

一、女性的礼赞与生命的诗题

二、斑斓的意象与美感的交错

三、口语化音韵与散文化诗形

四、拟人化与陌生化象征技巧

第四章其他中国象征派新诗中的异国因素

一、王独清诗中的“色”(Couleur)与“音”(Musique)

二、穆木天《旅心》中的“纯粹诗歌”(La Poesie Pure)

三、冯乃超的诗歌与“面纱背后的美丽眼睛”

四、姚蓬子、石民、于赓虞、邵洵美、卞之琳、梁宗岱

结语一样花开为底迟?——对象征派诗歌在中国诗坛之接受现状及未来发展的一点思考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本文从李金发、戴望舒、艾青及其他部分具有代表性的象征派诗人诗歌中的异国因素入手,分别由主题与题材、意象与情绪、章法与节奏、技巧与理论等4个方面分析了这些诗人对西方象征主义文学的借鉴和传承,并试图通过揭示他们各自作品中暗含的这些异国因素与本民族文化传统的整合规律,对“谜一般的”象征派诗歌在中国的接受、定位和未来发展加以探讨。 本文通过对这三位诗人作品中的异国因素的分析与研究,得出如下结论:如果说,李金发在引介象征派诗歌到中国时,尝试的是一种类似于翻译学上保留异质文化原貌的“异化”的创作方法,那么,戴望舒和艾青则可分别作为两种结合了本民族特点“归化”地接受了其诗歌中异国因素的诗人的代表。而无论是“异化”还是“归化”,都需要诗人们把握住诗歌发展的内在规律,创造性地延长本派诗歌的生命力。象征主义诗歌,始终应是以“与时俱进”的姿态和花样繁复的多变形象存在于中国新诗的百花园中。

著录项

  • 作者

    谢群;

  • 作者单位

    华中师范大学;

  • 授予单位 华中师范大学;
  • 学科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胡亚敏;
  • 年度 2005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诗歌;诗歌;
  • 关键词

    象征派诗歌; 异国因素; 象征派诗人;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