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近五十年来钗黛形象研究及反思
【6h】

近五十年来钗黛形象研究及反思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华中师范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

引 言

第一章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前的研究

第二章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前的研究

第三章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后的研究

第四章二十一世纪前六年的研究

结语

参考书目

展开▼

摘要

钗黛是自《红楼梦》问世以来最受人们关注也备受争议的人物,她们不仅仅是小说的主角,同时在她们身上蕴藏着一种文化,一种社会现象,也体现着作者的审美理想。读者对她们的理解与评价,更是从一个侧面折射出民族文化心态。考察读者对这两个人物形象的接受状况,可以更为广泛而真实地探讨二百多年来民族审美文化心理的演进及其特点和规律。本文主要是对20世纪以来至今具有代表性的钗黛评论文章的一种重新梳理与归纳,但并非一种简单意义上的罗列,而是按照一定的分类方式,结合不同历史时期的历史特征和文艺背景,从时间的纬度有承接地分析钗黛研究的趋向与规律。 对于钗黛形象的研究本文分为四章。第一章讨论的是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前的研究。首先,清代评论家们对这两个人物的评论比较是红学研究的初起,很多后世的话题都来源于此,其中脂砚斋的评点是文学界公认的具有代表性和权威性的评论。其次,进入二十世纪以后的前五十年间,中国社会始终处于动荡不安的战乱时期,对于“钗黛兼美”和“扬黛抑钗”或者“扬钗抑黛”的思想观点也是争论不休,促使不少优秀的文学著作问世。第二章讨论的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前对钗黛形象接受的研究。受到当时的政治因素和社会环境的制约,尤其是“十七年”和“文革十年”时期,文学政治化的倾向更为明显,缺少有个性的学术成果。第三章讨论的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后的研究。对钗黛形象接受的研究,在经历了几次大的文学风潮以后,文坛整体上开始趋于平和,社会环境的相对宽松使人们开始以纯学术的眼光去分析人物性格、情趣、才情,钗黛研究的学术领域得到深度开掘和广度拓展,出现了很多富于个性学术特色的研究成果。第四章是对21世纪前6年的研究。新观点新思想的引入,为红学研究开启了新的研究角度,多元化的社会推动了多元化的学术。这段时期是对90年代钗黛研究方法与领域研究的沿袭和深化,并且随着整个人文社会领域视角的转变,关注的焦点体现在文学向人学的转变,对钗黛潜在心理与人格倾向的性格探讨成为红学关注的热点。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