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主体性的内在困境和出路
【6h】

主体性的内在困境和出路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引言

1、主体和主体性

1.1关于主体

1.1.1主体的起源

1.1.2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及其发展过程

1.2关于主体性

1.2.1人的主体性的概念

1.2.2人的主体性思想及其确立

1.2.3人的主体作用的发展趋势

2、主体性的内在困境及其表现

2.1对主体性内在困境的界定

2.2主体性内在困境的表现

2.2.1人与自然关系的恶化——主客体关系失衡

2.2.2人与社会关系的恶化——主体与主体关系的失衡

2.2.3人的异化——主体自身内在关系失衡

3、主体性的内在困境产生的原因

3.1主客体关系的矛盾性所致

3.2主体性哲学理论本身的局限性所致

3.3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

3.4人的本性所致

4、对主体性内在困境之出路的探析

4.1学术界为主体性内在困境寻找出路的尝试

4.1.1“生态中心主义”

4.1.2主体间性理论

4.1.3个体本能的解放

4.2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主体性哲学的指导意义

4.2.1马克思主义实践人类中心主义

4.2.2马克思主义交往实践观

4.2.3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主体性发展理论

4.2.4马克思主义关于主体性理论引发的思考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主体性问题是自人类产生以来就存在的,但人类对主体性的自觉意识,则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这个过程体现了逻辑与历史、人的主体性的现实发展与人的主体意识逐步形成的统一。综观整个哲学史,主体性的形成和凸显经历了一个从原始社会主客混沌不分到古希腊哲学通过本体论的建构初步区分人与周围世界,再到近代哲学在认识的主客体关系中突出主体性以及德国古典哲学把主体性理论发挥到极致的过程。 主体性的发展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人类文明水平进步的标志。然而,当主体性发展到一定程度时,主体性给人类带来的一系列的生存问题就凸显出来了。人类面临着主体性的内在困境,即人现实的生存困境时,急需要找出原因并最终寻找到一条合理的出路。 本文在引言部分交代了主体性问题的发展脉络、学术界的概况及其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的写作思路以及本人是怎样对此问题进行解决的。正文共分了五个部分来对主体性的内在困境和出路进行讨论的。第一部分介绍了主体性的基本知识。从主体出发,阐述了主体的涵义、起源、发展以及与客体的关系。接着,上升到主体性,阐述了主体性的涵义、主体性原则的确定以及主体作用的发展趋势。第二部分介绍了主体性的内在困境的含义及其表现。首先是说明本文所指的内在困境是什么,给本文限定了一个范围。然后,从三个方面,即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和人与自身的关系阐述了主体性内在困境的表现。第三部分从四个方面分析了主体性内在困境产生的原因,即从人的本性、主体性哲学理论本身的局限性、社会历史条件、主客体关系四个方面来分析的。第四个部分选取学术界最具有代表性的对主体性内在困境解决的思路进行分析的,说明了他们分析的不足之处。然后,在马克思主义主体性哲学的视野下提出主体性内在问题的解决思路。

著录项

  • 作者

    彭志方;

  • 作者单位

    华中师范大学;

  • 授予单位 华中师范大学;
  • 学科 马克思主义哲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储昭华;
  • 年度 2007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本体论;
  • 关键词

    主体性; 内在困境; 发展脉络;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