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社区居民对心理问题的知觉:过程和影响因素
【6h】

社区居民对心理问题的知觉:过程和影响因素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Ⅰ绪论

1问题的提出

2研究的意义

Ⅱ文献综述

1公众对心理问题的通俗观念的相关研究

1.1公众识别心理疾病的能力

1.2公众对心理疾病的通俗理论

1.3公众如何判断心理疾病

1.4跨文化研究

2问题知觉的相关研究

2.1问题知觉阶段的涵义

2.2症状知觉的定义

2.3问题知觉的理论模型

3影响心理问题知觉的因素

3.1人口统计学因素

3.2心理问题的表现

3.3神经质

3.4外在线索

3.5原因解释

4小结

4.1已有的研究成果

4.2需要进一步研究的内容

Ⅲ研究的理论构想和研究设计

1心理问题知觉的理论模型

1.1问题知觉阶段的研究内容

1.2心理问题知觉的定义

1.3心理问题知觉的信息加工模型

2研究设计

2.1总体设计

2.2研究一:心理问题图式的结构和内容

2.3研究二:心理问题图式可提取程度对心理问题相关信息选择性注意的影响

2.4研究三:心理问题知觉的影响因素研究

Ⅳ研究一:社区居民心理问题图式的结构和内容

1访谈研究

1.1研究目的

1.2研究方法

1.3结果与分析

2心理问题图式问卷的编制

2.1研究目的

2.2研究假设

2.3项目收集

2.4第一次施测与修订

2.5第二次施测和修订

2.6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

3社区居民心理问题图式的调查分析

3.1研究目的

3.2研究方法

3.3研究对象和程序

3.4研究结果

4讨论

4.1访谈研究的结果

4.2《心理问题图式问卷》的结构和社区居民心理问题图式的基本状况

Ⅴ研究二:心理问题图式可提取程度对心理问题相关信息选择性注意的影响

1问题的提出

2实验一

2.1研究目的

2.2研究假设

2.3研究方法和实验设计

2.4研究对象

2.5实验材料的获得

2.6实验程序

2.7实验结果

3实验二

3.1研究目的

3.2研究假设

3.3研究方法

3.4研究对象

3.5实验材料

3.6实验程序

3.7实验结果

4讨论

Ⅵ研究三心理问题知觉的影响因素研究

1第一部分:影响心理问题知觉的变量及其问卷编制

1.1心理问题知觉的测量

1.2神经质的测量

1.3心理问题知觉的外在线索的测量

1.4心理问题知觉的内在线索的测量

1.5心理问题预期后果的测量

1.6心理问题归因的测量

1.7心理问题判断标准问卷

2第二部分:心理问题知觉的影响因素研究

2.1研究目的

2.2研究假设

2.3研究方法与过程

2.4结果与分析

3讨论

3.1各预测变量的信效度

3.2影响问题性质知觉的因素

3.3影响心理问题知觉肯定度的因素

3.4总讨论

Ⅶ综合讨论

1研究方法

2研究的结果和发现

2.1社区居民心理问题图式的内容和结构

2.2心理问题图式对心理问题相关信息选择性注意的影响

2.3心理问题的知觉过程以及关键变量

2.4心理问题知觉的信息加工模型的验证

3研究的贡献、不足及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3.1研究的贡献

3.2研究的不足和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4研究对实践的价值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心理求助行为始于对心理问题的知觉。目前已知,人们对自身心理问题的知觉非常困难,费时很长。这导致遭遇心理困扰的人不求助或者延迟求助,导致求助时问题已经变得严重,导致治疗效果不佳……。本研究在心理求助行为研究领域内,以求助行为的“阶段-决策模型”为框架,探讨求助行为的第一个阶段--问题知觉阶段--的内容。 本论文工作围绕“社区居民对心理问题的知觉”做了以下研究:(1)社区居民心理问题图式的结构、内容以及心理问题知觉的过程;(2)心理问题图式可提取程度对信息加工的影响;(3)影响心理问题知觉的因素,以及相应的测量工具;(4)心理问题知觉的信息加工模型。 研究的主要发现如下: 1.了解到社区居民对心理问题的看法和知觉心理问题的一般过程。通过访谈发现,社区居民对心理问题的看法包括两部分。一是判断心理问题的标准;二是有关心理问题的起因、形成、存在时间、后果、解决以及普遍性、识别等方面的看法。社区居民对心理问题的知觉是一个过程,起于对正常生活困扰的知觉,然后是对正常生活困扰的应对,在应对失败,问题严重,且预期后果严重的情况下,才会进一步考虑问题的性质。 2.发现心理问题图式是影响心理问题知觉的重要变量,并初步揭示心理问题图式起作用的机制。心理问题图式是意识层面的认知内容,但其对信息加工的影响常常是自动化的。从理论上说,图式对信息加工的影响取决于图式的可提取性和启动。本研究通过改良的Stroop实验范式,验证心理问题图式可提取程度(包括基线水平差异以及启动带来的变化)是否会对心理相关信息的信息加工产生影响。结果发现,有咨询经验的被试和启动组被试对心理问题相关词汇的颜色判断任务所需的时间显著长于中性词汇颜色判断所需时间。这说明心理问题图式可提取程度高的被试比可提取程度低的被试更倾向于对心理问题相关信息产生选择性注意,影响对心理问题相关信息的信息加工,进而影响心理问题知觉。 3.找出了影响心理问题知觉的一系列因素,并发展出相应的测量方法。影响问题知觉的因素有内在线索、预期后果、外在线索、人格特质(神经质)、心理问题判断标准、对心理问题的归因等。通过探索和验证因素分析等方法,发现了各影响因素的结构。例如:心理问题知觉的内在线索包括功能损害、症状表现、失控、低自我评价、低道德评价五个维度;预期后果是一个单一维度;心理问题的归因可分为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并为每一种影响因素找到了具有合适效度、信度的测量方法。因变量心理问题知觉用两种方式进行测量,一是测量社区居民对问题性质的知觉,即是心理问题还是其他性质的问题;二是测量社区居民心理问题知觉的肯定度,即在多大程度上知觉为心理问题。 4.提出并检验心理问题知觉的信息加工模型。该模型认为,知觉过程包括编码、注意和解释三个主要加工过程。在本研究中,心理问题的内外线索、预期后果均属于心理问题的编码。本研究中虽没有直接测量注意,但有研究认为高神经质的个体倾向于产生自我关注注意。心理问题判断标准的宽严度会影响心理问题图式可提取程度,影响对心理问题相关信息的选择性注意。因此可以将其作为对注意的间接测量。解释在本研究中主要指的是归因解释(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 研究结果表明: (1)神经质调节内在线索和预期后果对心理问题知觉的影响。即只有高内在线索和高神经质并存的人才倾向于将问题的性质知觉为心理问题;同样高预期后果和高神经质同时并存的人知觉到心理问题的肯定度更高。 (2)外在线索相对独立的影响问题性质知觉和心理问题肯定度的知觉。 (3)心理问题判断标准的宽严度和内部归因对心理问题肯定度的知觉有显著影响,同时内在线索以内部归因为中介变量影响心理问题知觉的间接效应是显著的。 (4)心理问题判断标准的宽严度和内部归因对问题性质的知觉没有显著影响。 (5)本研究基本上验证了心理问题知觉的信息加工模型。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