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社区居民睡眠质量与压力知觉、心理弹性及社会支持的关系
【6h】

社区居民睡眠质量与压力知觉、心理弹性及社会支持的关系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符号说明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问题的提出

1.3 研究假设

1.4 研究意义

第二章 研究综述

2.1 睡眠研究简史

2.2 睡眠与睡眠质量的定义

2.3 睡眠问题的发生率

2.3.1 国外睡眠问题的发生率

2.3.2 国内睡眠问题的发生率

2.4 睡眠质量的影响因素

2.4.1 压力知觉与睡眠质量

2.4.2 心理弹性与睡眠质量

2.4.3 社会支持与睡眠质量

2.5 小结

第三章 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工具

3.2.1 一般情况调查表

3.2.2 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

3.2.3 压力知觉量表

3.2.4 Connor-Davidson弹性量表简化版

3.2.5 领悟社会支持量表

3.3 质量控制

3.4 伦理考虑

3.5 统计分析

第四章 结果

4.1 社区居民一般人口社会学资料分布情况

4.2 社区居民睡眠质量的得分情况

4.2.1 社区居民睡眠质量及各组成部分的情况

4.2.2 睡眠质量得分在一般人口学资料上的差异分析

4.3 压力知觉、心理弹性、社会支持及睡眠质量相关分析

4.3.1 社区居民压力感知、心理弹性及社会支持的得分情况

4.3.2 压力知觉、心理弹性、社会支持及睡眠质量相关分析

4.4 压力知觉、心理弹性及社会支持对睡眠质量影响的回归分析

4.5 心理弹性的中介效应分析

4.6 社会支持的调节效应分析

第五章 讨论

5.1 睡眠质量现状分析

5.2 睡眠质量在一般人口学资料上差异分析

5.3 压力知觉对睡眠质量的影响分析

5.4 社会支持对睡眠质量的影响分析

5.5 心理弹性对睡眠质量的影响分析

第六章 结论

第七章 创新性与局限性

7.1 创新性

7.2 局限性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展开▼

摘要

目的:
  了解社区居民睡眠质量的现状,分析睡眠质量与压力知觉、心理弹性和社会支持的关系,探讨心理弹性、社会支持在压力知觉与睡眠质量间的中介及调节机制,从积极心理学视角为社区居民睡眠质量的提高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在济南市历下区8个社区服务中心按照便利抽样法抽取1471名社区居民作为研究对象。除一般人口学资料外,本研究还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ittsburg Sleep Quality Index,PSQI)、压力知觉量表(Perceived Stress Scale,PSS)、Connor-Davidson弹性量表简化版(the10-item Connor-Davidson Resilience Scale,CD-RISC10)、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erceived Social Support Scale,PSSS)展开调查。所有资料经审核后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包括描述性统计、方差分析、t检验、相关分析、多元分层回归分析等方法。
  结果:
  1.社区居民PSQI得分情况及在一般人口学资料上的差异分析
  社区居民PSQI得分为4.73±3.09,以PSQI得分≥6分判断存在睡眠问题,有33.9%的社区居民报告存在睡眠问题。T检验和方差分析的结果显示,社区居民PSQI得分在年龄、性别、婚姻状况、职业、患病情况上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年长、女性、已婚、失业及罹患躯体疾病社区居民的PSQI得分较高;而在学历和家庭月收入上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
  2.社区居民睡眠质量与压力知觉、心理弹性及社会支持的相关分析
  社区居民压力知觉得分为17.06±5.47,心理弹性得分为26.76±7.05,社会支持得分为62.44±12.39。皮尔逊相关分析的结果显示,社区居民的PSQI得分与压力知觉得分呈显著正相关(r=0.332,P<0.001),与心理弹性得分呈显著负相关(r=-0.346,P<0.001),与社会支持得分呈显著负相关(r=-0.188,P<0.001);压力知觉得分与心理弹性得分、社会支持得分呈显著负相关(r=-0.463,P<0.01;r=-0.254,P<0.001);心理弹性得分与社会支持得分呈显著正相关(r=0.217,P<0.001)。
  3.影响睡眠质量因素的分层回归分析
  ①在控制一般人口学变量影响下,以压力知觉、心理弹性及社会支持为自变量,以睡眠质量为因变量进行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压力知觉、心理弹性、社会支持均显著预测社区居民睡眠质量。
  ②心理弹性的中介效应分析
  在控制单因素分析中有意义的变量影响后,第一步:以压力知觉为自变量,睡眠质量为因变量,发现压力知觉对睡眠质量的预测作用显著(β=0.326,t=13.281,P<0.001);第二步:以压力知觉为自变量,心理弹性为因变量,发现压力知觉预测心理弹性(β=-0.449,t=-19.359,P<0.001);第三步,引入心理弹性,压力知觉对睡眠质量的主效应减小(从β=0.326下降到β=0.220),证明了心理弹性在压力知觉与睡眠质量间起了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为0.11,相对中介效应为32.8%。
  ③社会支持的调节效应分析
  在控制单因素分析中有意义的变量影响后,压力知觉、社会支持及两者的交互项都显著预测睡眠质量,这提示社会支持在压力知觉对睡眠质量的影响中起调节作用,调节效应达到了显著性水平(P<0.001)。
  结论:
  1.社区居民睡眠质量较差。
  2.压力知觉是睡眠质量的负向预测因素,心理弹性与社会支持是睡眠质量的正向预测因素。
  3.压力知觉既可对睡眠质量产生直接影响,又可通过心理弹性与社会支持间接影响睡眠质量。心理弹性与社会支持缓冲压力知觉对睡眠质量的负面影响,对社区居民的睡眠起到保护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