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分配制度改革的价值取向
【6h】

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分配制度改革的价值取向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一、导论

1、研究目的和意义

2、马克思主义利益理论及研究现状

2.1马克思主义利益理论思想

2.2国内研究现状简析

二、我国分配制度的变迁历程

1、分配制度改革的时间界限

2、分配制度改革的历史阶段及特征

三、我国现阶段分配领域存在的问题、现状及原因分析

1、收入差距过于悬殊是分配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

1.1地区之间收入差距

1.2城乡之间收入差距

1.3行业之间收入差距

1.4城乡内部不同阶层居民收入差距

2、居民收入差距悬殊的原因分析

2.1客观、合理因素

2.2主观、不合理因素

四、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利益基本思想

1、马克思主义利益理论的哲学思想

2、毛泽东利益理论思想

3、邓小平以“共同富裕”为核心的利益理论思想

五、分配制度改革的价值取向

1、效率和公平都内涵着对人的福祉的关怀

2、效率和公平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3、收入分配改革应该更加关注社会公平正义

4、构建和谐的分配制度

5、结论:以共同富裕为最终奋斗目标,努力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摘要

利益分配是一个现实问题,也是一个哲学问题。我国现阶段利益分配领域的突出矛盾表现为贫富差距过于悬殊,甚至出现两极分化。 论文试图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利益理论的详细解读,结合我国分配制度改革的历史,认真深入地研究分析我国现阶段利益分配领域中存在的突出矛盾、现状和成因。 认为利益分配矛盾的解决具有历史性,我们主张建立一个以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为基础,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努力提高公平、公正、合理度的,处理好效率与公平关系的,且有合理监督和保障机制相匹配的动态分配制度,为建立和谐社会做出最基本的保证,这也是解决当前我国贫富差距日趋扩大、由此引起各种社会矛盾冲突的重要途径。 论文的关键也是创新之处在于以马克思主义的利益理论研究为基础,深入分析中国当前社会贫富差距日益扩大的深层次原因,探寻我国分配制度改革的价值取向,试图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实践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 论者认为:以共同富裕为最终奋斗目标,努力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既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又是我国分配制度改革的价值取向。 目前,我国理论界关于分配领域存在的问题及成因、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建议的研究不少,但是在探讨分配制度改革的价值取向方面的论述尚不够系统、明确。 论文想从这方面着手,以期对我国分配制度改革的价值取向做一些有益的探索。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