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革命信仰下的自我执守——40年代丁玲解放区创作论
【6h】

革命信仰下的自我执守——40年代丁玲解放区创作论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引言

第一章 作家主体转变中的“变”与“守”

第一节革命使命感下主动转变

一角色:启蒙者——文艺工作者

二创作:扎根生活,作家生涯再延续

第二节“五四女儿”丁玲坚韧执着个性

一自由主义:对人的解放不懈追求

二个性主义:忠于自我和现实生活

第二章过渡时期“五四”启蒙精神的执守

第一节在延安掀起“鲁迅风”

一大胆的启蒙:指出工农兵的封建习性

二杂文式批判:圣地延安的“野百合花”

第二节 对五四“人的解放”精神的继承

一解放区人的个体的关注

二女性意识的再现和隐匿

第三章文艺整风后现实主义的坚守(《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第一节土改原生态的再现

一直面现实:农村阶级关系的复杂性

二翻身先翻心:聚焦农民的变天思想

第二节现实主义风格的继承

一吸收与整合:知识分子和革命话语的交融

二客观清醒的现实主义:主旋律下的独特视角

三对“边缘人物”的人道主义关怀和同情

结语

参考文献

在校发表的论文和科研成果等

致谢

展开▼

摘要

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中,丁玲是一个特殊的众说纷纭的作家。她的一生是极具传奇性的一生,20世纪历史的风云变幻,个人命运的荣辱沉浮,创作风格的鲜明变化,在她身上巧妙的结合在一起,同时不可避免的也造成丁玲研究的复杂性和难度。这个难度主要体现在对20世纪40年代丁玲在解放区创作转向的文学史评价上。本文主要着眼于丁玲在40年代创作转变的自我执守方面,分析丁玲在转变中的“变”与“守”,具体分三个部分展开论述。 第一部分,分析丁玲在40年代中的主观转变努力以“及五四”女儿丁玲的坚韧个性,丁玲的转变完不是一下子就成的,而是从被动改造到主动转变,因为主动,丁玲的创作个性一定程度上得以保留。 第二部分,从文本出发,论述丁玲在过渡时期对“五四”启蒙思想的执守,从启蒙,人的解放,女性意识等角度详细分析了丁玲的一些经典作品。丁玲的独特价值就在于她在解放区大众话语下最大程度的坚守自我,没有简单的成为政治的“传声筒”。 第三部分,对《太阳照在桑干河上》进行文本细读,梳理丁玲在创作上对现实主义的继承和坚守,这部作品是政治权威话语催生下的产物,但是,丁玲一定程度上突破了制约,忠于生活和现实,原生态的再现了土改斗争的复杂性,对土改政策也有自己独立的思考和分析,作品中的人物刻画真实生动,对一些农民和受压迫的农村女性充满人道主义的关怀和同情。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