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论就业平等权的立法保障
【6h】

论就业平等权的立法保障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一、就业平等权概述

(一)平等的概念

1.平等观念的产生

2.我国古代先贤的平等观念

3.近代西方纲领性文件确立的平等观

4.国际条约中关于平等的规定

(二)就业平等权概说

1.就业权的含义

2.就业平等权的概念

3.就业歧视概说

二、我国公民就业平等权保障的状况及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就业平等权保障的立法及其主要条款

(二)我国就业平等权保障的现实

1.性别歧视

2.户籍歧视

3.健康歧视

4.外貌歧视

(三)我国就业平等权维权的典型案例

1.蒋韬诉中国人民银行成都分行案

2.张先著诉芜湖市人事局案

3.杨世建诉中华人民共和国人事部案

(四)我国就业平等权得不到有效保障的立法原因

1.概念的界定不科学

2.可操作性差

3.救济途径不通畅

4.法律责任未予落实

5.存在侵害就业平等权的条文

三、国外就业平等权保障相关立法及其借鉴意义

(一)美国关于就业平等权保障的立法

1.修订后的美国《1967年反对就业年龄歧视法案》

2.美国《1991年民权法》

(二)德国关于就业平等权保障的立法

(三)英国关于就业平等权保障的立法

1.关于直接歧视的规定

2.关于间接歧视的规定

3.歧视的除外情形

4.就业歧视案件中的举证责任

(四)欧盟关于就业平等权保障的立法

1.就业框架指令

2.男女平等指令

(五)上述国家和地区的立法的借鉴意义

1.采取专门立法模式

2.明确界定重要概念

3.规定有利于劳动者的举证责任制度

4.设置专门机构负责反歧视法的执行

四、我国就业平等权立法保障的完善

(一)加强宪法保障力度

1.在宪法中确认公民的就业平等权

2.在宪法中规定法院拥有司法审查权

3.规定宪法可作为审判案件的依据

(二)制定反就业歧视法(或称“就业平等权保障法”)

1.使用概念要科学

2.规定科学的举证责任

3.规定严格的法律责任

4.规定法律援助制度

(三)建立保障就业平等权的专门机构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平等是一项重要的宪法原则,同时也是每个人所应该享有的基本权利。就业平等权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的具体体现。劳动者在就业过程中应当平等地享有就业机会,不得因岗位特殊要求和工作能力之外的原因而受到不平等对待。目前,我国劳动者就业平等权实现状况从总体上看并不理想,就业歧视现象仍然广泛存在。侵害劳动者就业平等权的事件时时刻刻都在发生。最常见的歧视有性别歧视、户籍歧视、健康歧视、外貌歧视、年龄歧视和学历歧视等。令我们欣慰的是,已经有一些劳动者对某些看上去合理的规则提出了质疑。他们开始通过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引起了人们对于身高歧视、健康歧视、年龄歧视等问题的关注和思考,唤醒了公民的权利意识。人们利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利的意识越来越强。造成我国就业平等权保障不力的原因有很多。从立法上看,我国就业平等权得不到有效保障的原因有概念的界定不科学、可操作性差、救济途径不通畅、法律责任未予落实以及存在侵害劳动者就业平等权的条文等。应当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有关就业平等权保障立法的成熟经验,并结合我国的实际状况,构建科学的就业平等权保障法律体系。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