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时量成分与事件名词的组配研究
【6h】

时量成分与事件名词的组配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1 绪论

1.1选题缘起与选题意义

1.2解题

1.3研究材料综述

1.3.1对量词的研究述评

1.3.2对时量成分的研究述评

1.3.3对名词的研究述评

1.3.4对事件名词的研究述评

2 时量成分的本体研究

2.1时量成分的语义分析

2.1.1涵义

2.1.2类型

2.1.3特征

2.1.4讨论

2.2时量成分的语法分析

2.2.1词类性质

2.2.2句法性质

3 事件名词的本体研究

3.1事件名词的语义分析

3.1.1涵义

3.1.2类型

3.1.3特征

3.1.4讨论

3.2事件名词的语法分析

3.2.1词类性质

3.2.2句法性质

4“时量成分+事件名词”的本体研究

4.1能够进入这一格式的时量成分

4.1.1形式

4.1.2特征

4.2能够进入这一格式的事件名词

4.2.1形式

4.2.2特征

4.3组合的语义分析

4.3.1有量组合与无量组合

4.3.2等量组合与减量组合

4.3.3定量组合和不定量组合

4.3.4显性量组合与隐性量组合

4.3.5述人组合与非述人组合

4.3.6 可控组合与非可控组合

4.4组合的语法分析

4.5组合的语用效果

4.5.1省略

4.5.2修辞

4.5.3扩展

5“事件名词+时量成分”的本体研究

5.1进入这一组合的事件名词

5.1.1形式

5.1.2特征

5.2进入这一组合的时量成分

5.2.1形式

5.2.2特征

5.3组合的语义分析

5.3.1时长分析

5.3.2时制分析

5.4组合的语法分析

5.5组合的语用效果

5.5.1在新闻标题中的应用

5.5.2扩展

6 二者的差异和转换

6.1差异

6.2转换

7结语

7.1本文的基本工作和创新点

7.1.1本文的基本工作

7.1.2创新点

7.2本文的不足和今后的任务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摘要

本文研究的是现代汉语中时量成分与事件名词的两种组配方式:Ⅰ时量成分+事件名词;Ⅱ事件名词+时量成分,如“夫妻三年”、“三年夫妻”,“海湾战争十年”、“十年海湾战争”等。
   文章首先从语义及语法两个角度分析组合中包含的两个组成部分:时量成分与事件名词。
   时量成分根据测量方式不同可分为计量和评估量,根据计量对象不同分为时段、时频及次序时量,根据表述方式不同分为本体时量和代体时量,根据量的确定性与否分为定量和不定量。时量成分在测量和表述上受到客观条件和主观因素的制约。表示为基数词+时间名词、每(隔)+基数词+时间名词,序数词+时间名词等格式,在句中可以作主、谓、宾、定、状、补各种成分。
   事件名词包含雨雪风霜、天灾人祸、社会活动、时间阶段、人物关系、过程阶段、代指行为、抽象意义等八类词语,兼具事物性和动作性两种特征,在句中不仅能和名量、动量、时量等量词成分结合,还可与动词、方位词搭配。
   在“时量成分+事件名词”组合中,因时量成分不同,可分为有量组合与无量组合,等量组合与减量组合,定量组合与不定量组合;因事件名词不同,可分为显性量组合与隐性量组合,述人组合与非述人组合,可控组合与非可控组合。这一组配方式中事件名词具有[-特指性][+时间性]语义特征,时量成分也包含时段、时频、次序时量成分三种形式,“时量成分+事件名词”组合具有省略、修辞、扩展的语用效果。
   “事件名词+时量成分”组合多用于新闻标题中,因此这一组合中的事件名词具有[+特指性][+时间性]语义特征。时量成分包含时段与次序时量两种格式,且包含[+确定性],在表达上具有“指长”或“指短”的效果。根据事件名词的持续性及瞬间性不同,时量成分也出现了状态持续时间、瞬间动作后延续时间和时点持续时间三种形式。在语用效果上,这一组配方式体现了新闻标题的报道性、话题性、称名性、隐含性、简化性的特点。
   这两种组配方式义项相同,结构相反,既有相似性,又有差异性。文章从语义、语法、语用三个角度进行分析,找出它们在表达上的差异,并寻求可以相互转化的模式。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