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浅论东晋时期的人格培育
【6h】

浅论东晋时期的人格培育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绪论

第一章东晋时期士人的人格

第一节、东晋人格理想的理论溯源:老庄思想

1.庄子的理想人格

2.庄学人格在东晋文学中的体现

第二节、社会现实与人格理想的双向选择促成人格重塑

1.政治环境的相对稳定促成人格流变

2.出处同归的“兰亭人格”

3.乘化以归尽的“南山人格”

第二章东晋人格重塑的教育环境

第一节、门阀教育兴盛成为人格重塑的客观条件

1.官学的废弛与门阀政治推动家学兴盛

2.以谢安家族教育为例看其人格培养方式

第二节、清谈变化中的人格教育

1.清谈精神由空虚高调转而为从容平和

2.清谈内容从玄理向文学转变

3.清谈开始与东晋门第教育挂钩

第三节、书法教育与人格独立性的生成

1.书法的社会意义与家族性

2.书法、自然与人格的三位一体

3.书法教育中的自觉与自信促成人格独立

第三章东晋人格教育对当今语文教育的价值和启示

第一节、当今语文人格教育的迷失

1.启发的单向度

2.编者眼中的政治—道德生物

3.多媒体技术促成了新型的填鸭

第二节、东晋人格教育具体方式的借鉴意义

1.创设健康的教育环境:多元 开放 民主

2.自由教育中的道德选择

3.对女子才能和个性的尊重

第三节、语文人格教育向东晋书法教育的回归

1.让书法成为“大语文”的一部分,强化“书写意识”

2.在教学中实行古代诗文的书法渗透与还原

3.“真诚的书写”与独立人格的培养

第四节、加强家庭教育的人格培养功能

1.家庭教育的优势

2.注重家庭与学校的人格教育合作

第五节、语文人格教育的现代性重构

1.从说服性启发转变为召唤性结构对话

2.注重自我教育与自我管理

结语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学术界对魏晋时期士人人格的探讨大多集中在魏晋之际或者西晋时期,东晋时期不常为人研究。角度上也多采用文学或者历史学,研究士族阶层在政治与现实关系中的人格生成过程或状态,鲜用教育视角来观照和考察人格重塑的条件。本文拟用文献法,对《世说新语》中有关东晋时期人格教育的记载进行梳理,以中国古代语文教育的相关史料或典籍为基础,并对这些线索进行系统分析与深入研究,将东晋时期人格教育与当代人格教育进行纵向的比较,试图通过对东晋时期人格理想的回望,来探讨当今语文教育中人格培养出现的问题,希望能有所借鉴意义。
   本文以东晋时期为时间范畴,以当时的士人人格状态为起点,探讨社会政治环境对其人格流变的影响,以及教育在魏晋士人的人格重构中起到的作用。全文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对东晋时期的士人人格研究状况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并指出研究东晋人格培育对当今人格教育有着借鉴意义。
   第二部分,介绍东晋士人的人格特征,阐释庄学是东晋士人人格的理论渊源,同时分析政治环境的变化对人格流变的影响,并着重介绍了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生成出的以谢安、王羲之为代表的“兰亭人格”,以陶渊明和孙绰为代表的“南山人格”。
   第三部分,分析东晋时期人格重塑需要的教育环境,并从门阀教育的兴盛、清谈发生的变化、以及书法教育的流行这三方面来分析人格得以重塑的客观条件,其后以陈郡谢氏谢安的家族教育为例介绍了东晋时期家族教育中的人格培育。
   第四部分,介绍当下语文人格教育中的一些缺失现象,并分别从东晋人格教育的具体方式、书法教育、家族教育等方面分析东晋人格教育对当今语文教育的借鉴意义,以实现当代语文人格教育的回归与重构。

著录项

  • 作者

    葛雨菲;

  • 作者单位

    华中师范大学;

  • 授予单位 华中师范大学;
  • 学科 课程与教学论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陈龙海;
  • 年度 2010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汉语语文;
  • 关键词

    人格教育; 语文教育; 东晋时期;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