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女性主义视阈下的《人·鬼·情》与《钢琴课》——中西女性电影个案比较研究
【6h】

女性主义视阈下的《人·鬼·情》与《钢琴课》——中西女性电影个案比较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一章绪论

一、中西方女性电影创作发展的异同

(一)西方“女性电影”的发展

(二)中国大陆女性电影的发展

二、文献综述

(一)“女性电影”概念溯源

(二)女性电影理论发展中的“女性意识”

三、《人·鬼·情》与《钢琴课》故事梗概

四、本文的设想和创新

第二章《人·鬼·情》与《钢琴课》的女性意识解析

第一节《人·鬼·情》:“中国唯一一部成功的女性电影”

一、女性意识的建构以及女性电影的社会认同

二、人与鬼的双重世界:女性意识在角色中绽放

第二节《钢琴课》:西方女性电影的范本

一、“看”与“被看”的较量:西方女性电影的“反男权”意识

二、琴键上的鲜活生命:冲破禁锢、自我觉醒

第三章 《人·鬼·情》与《钢琴课》中的女性形象

第一节《人·鬼·情》中的秋芸

一、女性角色的自抉与缺失

二、嘲弄男权话语的“女演男”

三、安全、归属感与拯救

第二节《钢琴课》中的艾达

一、无声中的强烈反抗:拒绝男权社会

二、女性掌控“看”的权利,男性变为“看”的被动式

三、抗争、主动性与新生

第四章结语

一、比较分析两部影片的异同

二、对中国女性电影发展的建议

三、本文的不足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展开▼

摘要

“女性电影”是西方一个特定的概念,是与女权运动紧密相连的,此类研究的兴起与政治有相当大的关联。作为女性主义者用来批判现有体制的工具,此类电影十分强调的女性独立意识。西方女性电影优秀、成熟的作品层出不穷,新西兰女导演简·坎皮恩的《钢琴课》算得上是西方女性电影发展到高峰时期的代表作,影片对女性内心感触细腻圆润的描写,被称为“女性觉醒”意识的范本。然而对于中国大陆女性电影来说,基本上不是在一定的思潮指引下来制作电影的,其中所反映的女性意识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原发自然态”。其中黄蜀芹的《人·鬼·情》则第一次以自省的方式全面剖析了女性进入社会生活后的现实境遇和心灵世界,其精细的镜头语言和对现实世界的深刻理解征服了国内外的电影专家评委,成为公认的一部中国最成熟的“女性电影”。
   本论文通过这两部荣获国际数项殊荣的女性电影《人·鬼·情》和《钢琴课》的比较研究,分析两部电影在女性意识、女性形象和女性主义理论借鉴上的异同。论文主要从女性主义理论视阈出发,运用文本细读分析法、个案分析法以及比较文学批评阐释法进行分析,希望能对今后中国女性电影的创作和理论建设产生一定的推动作用。论文总共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章简要介绍中西方女性电影发展脉络的异同,并简要概述《人·鬼·情》和《钢琴课》的剧情,指出本论文的研究意义和创新之处。
   第二章着重通过文本细读的方式,以逐个镜头画面——“蒙太奇”出现前后为序,详细比较解析两部女性电影《人·鬼·情》与《钢琴课》中通过不同的叙事结构、剧情安排、镜头语言特色等方面所展现出来的女性意识。
   第三章根据这两部不同女性电影中的不同女主人公——秋芸和艾达,分析她们在处理各自的社会形象、家庭形象、女性与男性的关系上的不同表现,从而突显出中西女性电影在表现女性形象上的差异。
   第四章比较分析两部影片在造型手段、人物形象、艺术创作手法、叙事重心以及电影导演创作经历上的异同,从而对中国女性电影发展提出一些建议,并阐释论文中的不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